在跌破500元心理价位后,摩托罗拉C117创造了今年上市新机型的售价最低纪录,手机巨头们似乎已决定将低价游戏继续下去。但随着上个月摩托罗拉、诺基亚高层的先后表态,超低价手机并不是针对中国市场。
手机巨头的超低价攻略为何就不能在中国进行到底呢?
价格超低意味着功能的减少 根据诺基亚的调查,中国消费者喜欢某一款手机的原因依次是质量、设计、品牌和功能,而价格仅仅排在第七位。诺基亚大中国区客户及市场运营高级副总裁赵科林表示,低端手机不能牺牲质量、设计和功能,也需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度身定制,同时还必须要保证销售渠道的相关推广费用。这些考虑使得诺基亚不能单纯追求手机价格的竞争力。
另一个手机巨头索尼爱立信在低价手机上和诺基亚有着相同的观点。“并不是每个买手机的人都会买最便宜的,不会因价格牺牲自己对手机的需求。”在索尼爱立信(中国)总裁古尼拉看来,超低端手机是最简单的手机,会因价格省略手机的很多功能,而这恰恰不是索尼爱立信所希望的。
运营商态度是关键
摩托罗拉一向是推广超低价手机的生力军,摩托罗拉中国公司相关负责人却表示,40美元以下超低价手机在中国的销售计划还没有最终时间表,而且要取决于运营商的态度。由于超低价手机要采取和运营商合作定制销售的模式,为了降低成本,超低价手机只能采取非主流的黑白屏幕,并且仅保留通话功能。对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来说,这类手机吸引力不大。
业内人士分析,降低手机价格会引发一连串的效应。首先就得降低手机成本,但是原材料价格比较固定,减少手机功能就成为了厂商的最好选择,手机的吸引力也随着功能的减少而降低。一方面,手机厂商不愿意因此砸了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国内超低价手机基本上借助运营商推广,而运营商很看重手机的吸引力。看来,不是手机巨头不愿奉新超低价攻略,而是这在中国的确有点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