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15日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而今年的3.15又正是数码相机业界经历过两次重大质量问题后面临的第一个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国家对数码相机产品的保修政策以及各大厂商的政策成了消费者关注的热点。
2005年10月中旬,索尼、富士、佳能、JVC、柯尼卡美能达、尼康、理光、奥林巴斯等8家日系数码巨头接二连三地爆出相机CCD质量问题。
2005年12月12日,浙江省工商局公布抽检报告,索尼6个型号数码相机(DSC-H1、DSC-L1、DSC-P200、DSC-W7、DSC-W5、DSC-S90)质量不合格,并作出责令其停止销售的决定。
两次数码相机质量的问题被曝光,使许多消费者对数码相机的购买产生了很大的疑虑,随着“索尼神话”被打破,加上业内早已经被曝光的维修过程不透明,维修费过高的问题,许多消费者对数码相机产品保持观望。
数码相机作为耐用消费品,一次性投资较大,加上又是精密电子设备,消费者对产品的保修非常在意,所以各大厂商的保修政策成了消费者比较关注的话题。
还有就是除了保修的维修问题,老款的数码相机去修理的时候,售后开出的天价修理费甚至可以买一部全新的相机,或者是如电池等附件产品得不到正常的服务,由于消费者并不理解复杂的保修条款,所以许多厂商在其中玩起了“猫腻”,而且还有乱收费等现象发生,加上现在的一些厂商的售后并不是厂商自身的团队来做,而是厂商将售后业务外包给了某个公司,这样一来,由于没有厂商的紧密监控,这些售后就借机乱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