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偷换台湾屏”事件使外资品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专家与媒体对洋品牌的声讨也越来越强烈。但与市场上沸沸扬扬的议论所不同的是,三星、LG、索尼等洋品牌无一例外地选择了沉默,这愈发耐人寻味。但据了解,为应对市场的各方质疑,有些洋品牌已悄然制定了应对措施。
专家质疑引发信任危机
就在外资品牌以价格战在国庆市场大获成功时,不少业内专家对其降价产品的品质提出了质疑。有专家尖锐地指出,外资品牌的价格下降是以品质为代价的,台湾地区平板制造企业就传出LG、索尼、三星等外资企业在中国大陆市场采用的液晶屏多为代工,导致屏幕质量下降消息。在选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消费者面对外资高端品牌降价自然趋之若鹜,但这种营销方式却有失国际品牌形象,存在误导消费者之嫌。
夏普发放“出身证明”
据“全球液晶老大”夏普的内部人士透露,为避免再次出现此类情况,夏普将从本月起,在每一台采用日本龟山工厂生产屏幕的液晶电视上标识“日本龟山ASV液晶屏”字样。这位人士强调说:“37英寸以上各系列夏普液晶电视全部是采用龟山工厂生产的液晶屏幕。”在被问到37英寸以下电视是否也会标明出处时,这位人士只是表示,37英寸以下的电视有其他工厂生产,所以暂不会标明出处。他再次强调说,就算没有标明出处,夏普所采用的也都是自产屏。
夏普是这次事件中第一家被指有“偷换台湾屏”嫌疑的外资企业,据各大卖场的统计显示,国庆黄金周期间,夏普的销售情况不尽如人意。一直以“画质、色彩、层次等方面领先于液晶行业”的夏普液晶电视受节前被曝“偷换台湾屏”的影响,销售额跌出前五。
消费者反应不一
与夏普的遭遇不尽相同的是,节后同样被曝出采用台湾屏“以次充好”的三星、LG、索尼等外资品牌的销售情况却没受太大影响。在刚过去的双休日,一位在卖场准备购买液晶电视的王先生表示,虽然知道有消息说外资品牌有“偷梁换柱”的嫌疑,但也不会排斥对外资品牌的选购。他认为,夏普此举是必要的,毕竟做到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是企业的责任。对于选购液晶电视,还是要看具体产品的功能、价位以及外观,最重要的是此品牌的售后服务是否到位。另据苏宁电器北京分公司市场部一位负责人介绍,在黄金周之后的两个双休日里,由于国产品牌加大了优惠力度,销售情况较国庆期间有所改善,而外资品牌受“偷换台湾屏”事件的影响似乎不大,所以国产品牌与外资品牌的销量比例基本保持在5:5左右。
但也有消费者表示愤慨,认为外资品牌有欺骗消费者的嫌疑。一位消费者林先生表示:“这就是所谓的‘店大欺客’。夏普现在决定标明出处意义不大,我对外资品牌已丧失信任,比如索尼,在我国出现的信任问题还少吗?我不会购买外资品牌,而且现在国产品牌与外资品牌在品质上的差距越来越小,根本无需多花冤枉钱在一些无用的功能与外观设计上。”
国内厂商改变竞争思路
“价格战”一度曾使国产平板电视厂商占领了较大的市场份额,但同样也是因为“价格战”,使国产厂商们失去了在这个国庆市场上绝对唱响的机会。竞争手段的互用与雷同,标志着中外彩电的同台竞技已上升到白热化阶段。对此,各国产厂商均表示以后不会依靠价格战这种单一的营销策略,关键还是需要加强技术与创新能力,这样才是重新占领市场的制胜法宝。
当被问及对此次外资品牌的“偷换台湾屏”事件以及对夏普的挽救措施有何看法时,厦华新闻发言人魏自力表示:“其实我们并不关注这次事件的原委,但这次黄金周市场外资品牌的降价风波提醒我们,国内彩电市场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营销、技术、产业链变革,国内品牌在市场竞争中趋向于技术推进,外资注重价格等本土营销策略的应用,在这个新的竞争平台中,国内彩电要获得更强大、持续的竞争力,必须未雨绸缪,在产业链协作、技术开发和创新等基础环节积极做好迎战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