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虽然体积不大,但是在整个电脑中的作用却不小,电脑速度快不快,就跟内存的速度和容量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是一直以来,内存市场都呈现出鱼龙混杂的局面,大小品牌、名牌杂牌混在一起,让消费者摸不着头脑。
最近,一位读者发来信息,讲述了他购买内存时碰到的问题。他“十一”黄金周期间在太平洋电脑城购买了一条512MB的HY(现代)DDR400内存,买回来后装上电脑用得还挺好,但是后来有一天,一位比较懂电脑的朋友在帮他调试电脑的时候却告诉他,这条HY的内存根本就不是DDR400的,而是DDR333的。后来拆机检查,朋友更是告诉他,这条内存是被人打磨过的,芯片上的编码都是假的。这下可让他气不打一处来,赶紧找商家算账,但是其后的维权过程却让他啼笑皆非。
【商家回应】
该读者的内存是在档口而非专卖店购买的(事实上,目前绝大部分的内存品牌也并未设立专卖店),他找到了卖内存的档主。结果,档主的第一反应是:“你的内存能够正常使用吧,既然质量没问题就行了啊!”当他质问档主为什么用DDR333冒充DDR400时,档主反而辩称:“你当时并没有指明是要DDR400的啊!”档主的证据恰恰是当时开具的收据(不是发票),收据上也的确只注明了“512MDDR内存一条”,没有写明规格。
最后,档主实在是抵不过这位读者的“死缠烂打”,给他更换了一条DDR400的内存。但谁又能够保证同样的欺骗行为不会发生在下一个消费者身上呢?
【记者跟进】
随后,记者向一些行内人士了解获悉,这种内存打磨的情况目前在电脑市场中并不是少数。“目前的电脑市场中,内存主要分为散装内存和盒装内存两种,盒装内存一般都有防伪措施,比较难以假冒。但是散装内存则根本没有具体的生产厂商标识,唯一可以区分的就是芯片型号,而普通消费者对此又往往不了解,所以打磨造假就有了可乘之机。”该人士称,由于现在的打磨技术已经十分高明,如果消费者不具备比较强的DIY能力的话,一般是没有办法直接分辨出哪些内存是打磨的,哪些是没有打磨的。
【本期点评】
为什么大家要去买散装内存?价格便宜显然是最主要的原因。但是,内存打磨、造假如此猖狂,部分商家甚至在造假行为露馅之后依旧态度嚣张,这又应该怪谁呢?
制度的缺失显而易见。据了解,目前电脑市场中购买DIY产品的大多有着这样一种风气,就是商家只开收据、不开发票,这样就可以逃税,多赚点钱。有关部门对于这种做法显然缺乏有效的监管,但是消费者的“合谋”也是造成这种情况日益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D?D商家不开发票,价格往往会优惠一点,不少消费者也就纵容了这种做法。久而久之,这居然成为了行规,但是如此一来,消费者如果利益受损,权益又如何保障呢?像上面投诉的读者碰到的这种情况下,没有发票却又能成功从商家手中讨回公道的恐怕还是少数吧,更多的人碰到这种消费陷阱只有自认倒霉了。
电脑产品早就出台了“三包”规定,但是在执行中却没有做到位,而消费者也因为贪便宜而助长了商家的违规做法,这可能才是目前电脑DIY市场维权艰难的根本原因。要想踏踏实实消费,大家在敦促商家守法的同时,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三包”法规才能真正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消费提示
简单几招识别真假内存
1.包装盒
名厂产品有印刷精美的包装盒,绝对不会出现字迹模糊或重影。
2.芯片
芯片必须显得很新而且没有任何刮痕,芯片上字迹清楚,没有不清晰的边缘。右下角有很小的一行字,这行字需要反光才能看清。用手指或者指甲去感觉颗粒所有字迹,真品有凹凸感。最重要的是芯片上圆形或月牙型定位孔,孔内的底面平整,不会向内圆形凹陷。注意生产日期,如0405代表2004年第5周出品,产品自然是越新越好。同一根内存条的生产日期和芯片编号必须一致。
3.标签
出于产品形象考虑,正品内存上的标签印制非常清晰,没有多余标签。如果你发现有白色(表示深圳产)或金色(表示香港产)的圆形标签,而且很容易撕下来,就要小心了。
4.电路板造工
山寨厂购买次品内存芯片,或者从普通内存芯片制造厂商买晶圆委托封装检测,再组装成内存条,组装工艺肯定不及正规厂商。正品内存条防干扰设计的6层板内存布线孔不透明,稳定性和兼容性都高于4层板,它们的电路板印制很清晰,而且PCB的边缘均匀光滑,没有毛边。正品表面色泽均匀,元件焊接整齐,还有明确的厂商标识,底板与芯片管脚之间干净无擦痕。如果采用旧芯片焊在新PCB上,有可能导致管脚较亮,或者管脚明暗不均匀,则是旧货无疑。
5.金手指
真品金手指光亮,在各个角度看都一样色泽,没有氧化后的暗淡现象。
6.SPD
SPD(连续存在检测装置)是内存正面右上角的小芯片,记录了内存的参数,开机之后,用CPU-Z、EverestPro等软件可以看到SPD的说明。如果用这些软件查看出来的SPD信息和你所购买的时候商家解说的不同,你有可能已经中招了,应该及时向商家去讨个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