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理财,如同其他社会活动一样,是有规律可循的。人们对这种规律地探索和顺应,即按规律办事的方法,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也就成了艺术。比如,研究对人和团队驾驭规律的,就被称之为领导艺术。其实,对一种社会活动规律的认知,只要把握了其本质的特征,若抽象出来,也就那么几条,总是能够让人清清白白的。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一些人总要把这些东西弄得玄而又玄,好象不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就显不出深厚的理论功底和高深的学问了。
作为白领投资者,对一些故弄高深的理论和艺术,大可不屑一顾。因为,我们之所以投资理财,是要追逐私人资本的高收益,而不是装点门面,在他人面前摆酷。基于这样的理念,白领在投资理财中,应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确定自己的投资策略。具体来说,白领在投资理财中,应把握这样一些基本的投资技巧:
把握市场运行规律,红不赶黑不丢
进行风险投资,首先我们就必须把握风险投资市场的一般性规律,即风险投资市场的周期性规律。
市场经济,它有两个支柱,一个是诚信保障,一个是利益驱动。诚信保障,它要求社会的全部经济活动,都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始终保持一种良性的经济秩序。而利益驱动,则决定了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资本的流向。
在投资市场,当一个市场或这个市场的某些品种具有获得高额利润的可能时,大量的资本在利益驱动下,将流入这个市场,当资本流入这个市场或这个市场的某些品种时,这个市场或这个市场中的某些品种的价格就上扬;反之,当资本退出某一市场或这个市场中的某些品种时,这个市场或这个市场中的某些品种的价格就下跌。当这个市场或这个市场中的某些品种的价格持续上涨,其价格大大地背离它的价值时,这时,这个市场或这个市场中的某些投资品种的风险开始积聚,泡沫开始产生。在此情形下,先期进入这个市场的投资者或投资机构,在手中持有的筹码已大大获利,市场的后续进入资金开始不济时,分期分批抛售手中的筹码,以套现获利。待到一般投资者窥测到市场的走向时,市场的承接盘开始明显不济。这时,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逆转,市场已由典型的卖方市场转变成了典型的买方市场。于是,市场的抛盘大量加速涌出,市场中商品的价格也拾级而下。在“赔钱效应”的作用下,市场可能出现恐慌性抛盘。此时,困在“围城”的投资者欲夺命而逃。而原本想冲入“围城”的投资者,在“难民潮”的涌动下,也不得不静观其变,暂时放弃“入城”的打算,转而持币观望。此时的投资市场,由于资本流出的多,而流入的少,于是,市场严重失血。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这个市场或这个市场中的某些品种,其价格不得不逐级回落到一个时期的低点。但是,当这个市场或这个市场中的某些品种的价格严重超跌,商品的价格严重背离商品的价值时,这个市场或这个市场中的某些商品的投资价值凸现。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具有智慧和胆识的投资者和投资机构,会在市场处于低位时,精选质优价廉的商品,分期分批吸筹建仓。当这种吸筹建仓的行动在市场中渐成共识并形成合力时,市场的承接盘将渐渐地大于抛盘,即流入市场的资金(吸筹资金)多于流出市场的资金(抛筹资金)。这时,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逆转,即持筹者惜售,持货待估。于是,这个市场或这个市场中的某些商品的价格上涨。在“赚钱效应”的示范下,其他投资者和投资机构也在利益的驱动下,纷纷抢入这一市场。这时,由于资金向这个市场涌入,这个市场或这个市场中的某些商品的价格就会持续上涨。但是,当这个市场或这个市场中的某些商品的价格严重背离商品的价值时,这时,新的投资风险凸现,泡沫堆积,市场又将步入下一个持续低迷周期。
在风险投资市场中,周期性市场运行特点十分鲜明的主要有:包括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和投资连结保险在内的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包括邮票、电话纪念卡、金银纪念币、流通纪念金属币、人民币连体钞在内的邮币卡市场;包括书法作品、绘画作品和古籍在内的书画市场;包括瓷器、玉器、文房四宝等在内的古玩市场,等等。
在这些风险投资市场中,影响它们运行周期的因素很多,主要的有:宏观经济的基本走势;国家经济政策、行业政策的调整;市场人气指数和活跃品种的走势等。
第一,宏观经济对投资市场的影响及其市场操作。
在风险投资市场中,对宏观经济的基本走势最为敏感的是外汇市场、资本市场。
在外汇市场,经济强势国宏观经济中的一举一动,都将迅速反映到市场,迅速反映到主流外币的汇率上来。当美国的宏观经济基本面趋好,而欧元区经济、日本经济表现平平时,这时,美元兑欧元或日元的汇率走强。作为投资者,这时可切入外汇市场,抛售手中持有的欧元、日元等外币筹码或黄金筹码,大量买入美元持有,以在美元汇率的走强中获利。反之,如果美国宏观经济基本面形态趋于恶化,经济出现衰退,而欧元区经济、日本经济表现平平或中长期看好时,这时,欧元或日本兑美元的汇率走强。作为投资者,这时可切入外汇市场或黄金市场,抛售手中持有的美元筹码,买入欧元或日元,或买入黄金筹码持有。在这里,我们以美元兑欧元的汇率走势和美元兑换黄金的走势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1999年1月4日,欧元正式挂牌交易,当时的挂牌汇率为1 欧元兑换1.1675美元。欧元问世之时,正值美国以网络经济为龙头的整体经济运行处于一个持续高速发展的阶段,生不逢时的欧元,因宏观经济发展的底气不足,上市即价格连连走低,最低曾探底至1欧元兑换0.8276美元,与挂牌的汇价相比,下挫了30%左右。但到2001年美国“9?11”事件以后,随着美国网络经济泡沫的破灭和恐怖袭击阴影的笼罩,美国经济出现滑坡。而经济表现平淡的欧元区经济,相对衰退中的美国经济,则表现出了比较优势。于是,在经济支持力地推动下,欧元兑美元的汇率逐步走强。到2003年8月11日,欧元兑美元的汇率所升到1:1.1266。
我们再来看看宏观经济对美元与黄金价格走势的影响。在1948年到1973年的25年间,世界经济正处于第四个高速增长周期,在这个经济高速增长周期中,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相比之下,黄金价格则步步走低。但到1973年,由于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世界经济步入了新一轮的低谷期。在此情形下,美元大幅贬值,黄金市场异军突起,黄金价格暴涨,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每盎司黄金的价格一度高达850美元。但从1988年起,以网络经济为龙头的美国新经济逆势而上,一枝独秀。在此后的120个月内,美国传统经济年均增长1.8%,而新经济年均增长28.6%。科学技术的创新使美国运用新技术的企业利润大幅度攀升,并拉动了相关产业,促使以私人资本为主体的投资创业高潮在美国形成。劳动就业充分和国民收入大幅度增长,极大地拉动了消费需求。这种需求使美国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成为了世界各国首选的资本、商品、劳务出口市场。这反映到外汇市场,就是美元价格坚挺,不断升值。这反映到黄金市场,就是黄金市场走软,黄金价格下挫。到1999年,每盎司黄金的国际市场价格仅为252美元,这印证了中国民间的一句谚语:“十年黄金不如铁”。但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特别是“9?11”事件以后,美国经济中潜在的问题开始暴露,整体经济出现衰退。在此情形下,一直呈单边下跌趋势的黄金重新崛起,黄金价格持续攀升,到2003年8月11日,国际黄金市场黄金的价格在350美元1盎司左右,比美国“9?11”事件前1天的黄金价格274美元1盎司,上涨了27.74%。
在资本市场,“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这个观点就足以说明了宏观经济走势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在艺术品投资市场,宏观经济对这些市场的影响,不象外汇市场、资本市场、黄金市场反应那么快捷,那么直截了当。但是,宏观经济的基本走势最终要反映到艺术品投资市场上来。当国家经济发展形势看好,就业充分,国民持有的货币量较多的时候,艺术品投资市场与国家经济繁荣同步,也将繁荣起来。当国家宏观经济基本面趋于恶化时,企业普遍开工不足,失业率居高不下,国民收入下降,这时口袋紧巴巴的国民,最要紧的是应对日常的生活开支,应对裁员降薪的危机,而无瑕玩什么艺术了。“盛世文物,乱世饥民”,反映的就是经济与艺术品收藏的相互关系。
作为白领投资者,我们大多工作在现代企业,可供我们运用的资讯收集手段也很多,也很快捷。诸如,互联网、电视、报纸等等。在资讯的收集和筛选中,我们应将重点放在美国、欧盟、日本和本国。特别是要注意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首脑、央行行长及财政官员的谈话,官方提供的经济统计报告,以及有可能影响经济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作为白领,当我们对本国和世界上的经济强势国(地区、利益集团)的宏观经济走势有了基本的判断之后,就应根据这种判断,及时调整自己的投资结构,对一些投资市场作出切入或退出的抉择。当美国经济看好时,抛售手中持有的欧元或日元或其他货币筹码,以及黄金筹码,购入美元持有。反之,则抛售美元,购入欧元或日元或其他强势货币以及黄金持有。在本国,当宏观经济走势持续看好时,作为投资者,应兑现手上持有的债券、存款和黄金筹码,先期切入资本市场,待资本市场走入周期性高点后,套现手中持有的筹码,再择机进入艺术品投资市场。反之,当本国经济受挫,特别是出现严重的结构性矛盾或偿债风险,本国货币贬值压力增大,通货膨胀风险凸现时,作为投资者,应及时从资本市场、艺术品投资市场退出,购入强势货币或黄金持有。
第二,政府经济政策、行业政策调整对投资市场的影响及其市场操作。
在中国的投资市场进行投资,必须把握好“两支手”。一支是市场这支无形的手,即市场运行的规律。一支是政策这支有形的手,即政策对市场的调控和干预。在中国的投资市场中,有两个最为典型的政策市,一个是资本市场,一个是邮币卡市场。
在资本市场,当资本市场处于周期性低迷阶段,且时日持久时,国家将出台一系列措施,以扶植这个市场。这些救市措施主要包括:下调股票交易佣金,降低印花税税率,暂缓开征个人收入所得税等,以降低投资者的经营成本,吸引投入者入市;放缓新股上市步伐,放宽投资资金准入政策,以给市场大量输血;通过调低银行存贷款利率,以减少银行资金流入,降低上市公司经营成本,提高上市公司效益,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而当资本市场股指持续飘红,股票、基金持续看涨,股市泡沫聚集,风险开始凸现时,国家将出台一些政策,以抑制市场的过度投机。通常情况下,这些措施主要包括:严厉查处资本市场的违规行为;加快新股的上市步伐;紧缩投资资金的准入政策,等等。
在邮币卡市场,当邮币卡市场处于周期性低迷阶段,且时日持久时,邮票、钱币、电话纪念卡的发行部门,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出台一系列的救市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努力提高新发行邮、币、卡的质量,走精品之路;大幅削减新发行邮币卡的发行数量,销毁已超量发行的库存邮品,以改变邮币卡的市场供求关系;调低新发行邮币卡面值,以缓解市场资金不足的矛盾。而当邮币卡市场极度活跃,邮币卡价格连连上涨时,邮币卡发行部门将运用一些政策手段,以追逐更大更多的部门利益。通常情况下,这些手段包括:增大新发行邮币卡的发行量;提高邮币卡的面值设置;增加邮币卡的发行套数等等。
在目前资本市场和邮币卡市场的总市值都已不小的情况下,作为白领投资者,对政策调整的反应应坚持一快一慢的投资操作策略。所谓一快,就是当市场打压政策出台时,要立刻作出反应,用最快的速度抛售手中持有的筹码,套现获利离场。作为投资者须知,在中国,市场打压性政策通常是立竿见影的。在这点上,投资者切不可含糊,更不可恋战。所谓一慢,就是市场救市政策出台时,不要急于抢入市场,不要急于吸筹建仓。而应不着急,慢慢来,边观察,边等待,待到市场见底,开始复苏时,再进入市场分期分批建仓。这是因为,中国的资本市场和邮币卡市场发展至今,积累的矛盾和问题都较多,特别突出的是上市公司和邮币卡发行部门的诚信危机,已经使政策凝聚人心的效应大打折扣。与此同时,这两个市场的市值与初创期相比,已是鸟枪换大炮了。些许的资金输入,无异于拿钱在水上打漂漂,作用不大。
第三,市场人气指数对投资市场的影响及其操作。
在中国的各类风险投资市场中,市场的人气指数总是处于南辕北辙的两极。当一个市场受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影响,或政策调整的影响,或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而繁荣时,这时,在“赚钱效应”的作用下,这个市场人声鼎沸,人气聚集,各路投资者纷纷抢入,甚至就连不知晓股票为何物,邮币卡为何物的老爷爷、老太太,也将自己劳作终身的积蓄用来凑热闹。当然,作为这些看别人赚了钱就眼红的人,他们在这个市场周期性高点投入的资金,大都为前期入市并获利而退的投资者抬了一回轿子,作了一回奉献。而当这些风险投资市场处于周期性低点时,在前期市场价格单边下跌的“赔钱效应”的作用下,这时市场萧条,人烟稀少,冷冷清清,投资者信心丧失殆尽,很少有人登证券市场和邮币卡市场的门。
作为一名理性的投资者,最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有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定力。在投资市场,被市场打败的投资者,通常只是一些“股盲”、“邮盲”、“币盲”、“汇盲”、“卡盲”、“书画盲”和“古玩盲”,是一些蛮撞的市场投资的门外汉和投机者。而更多的投资者之所以被市场打败,是缺少基本的风险投资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在市场周期性高点运行时盲目自信,而在市场周期性低点运行时则对市场丧失了信心。追涨杀跌,见红就追,见黑就丢,是这种盲目的从众心理的典型表现。
作为白领投资者,欲在风险投资市场获取高额的投资收益,就必须彻底摒弃这种追红杀黑,追涨杀跌的投机心理。当投资市场处于周期性低点时,应根据“一慢”的原则,边观察,边等待,待市场探底后,分期分批择优建仓。而当投资市场人声鼎沸,投资品种一日三价时,应将前期吸入的低价筹码,分期分批抛向市场,以获利了结,落袋为安。对于在风险投资市场何时吸筹建仓,何时抛售了结,有一种最为通俗且经典的说法:“当投资市场拿机枪扫射,都犯不了人命案时,吸筹建仓;当投资市场那卖盒饭,看自行车的老爷爷、老太太都忙于买股票、买邮票、买钱币时,抛售了结。”
精选品种,打好长线投资牌
作为白领,都是干事业的人。尤其是那职场的打拼,是必须力争上游的。俗话说:“端人家的碗,受人家管”,你拿人家的钱,你就得效力于你服务的公司,你就得为你效力的公司加紧干活。因此,白领的工作总是紧张而忙碌的。至于投资理财,那不是主业,那只是一种副业,是一种事业之外的活法、玩法,是一种对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追求,是一种对个人知识和智慧的积极挑战,是一种人生价值的另类追求和实现方式。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对风险投资市场和风险投资工具的运行十分陌生,总觉得在这些市场中搞投资,需要很高深的学问,总觉得这些市场的运行神密得不得了。打开电脑,满目都是洋气得不得了的K线图,仿佛又要将人带入那起早贪黑、死记硬背数学公式的中学时代。打开电视,也尽是那专家在头头是道地分析什么市场的基本面、技术面、资金面、消息面,搞得人头昏脑胀,不明究里。翻开报纸,只见那“黑马”奔腾涌出,有时自己那身边连员工工资都发不出的上市公司,也连连高中,榜上有名,真让人看不懂这式子,不知买股票是投资还是投机。其实,这是风险投资市场的误区。
作为白领投资者,你欲进入风险投资市场,并在这个市场中获利,一方面,你的主业,你的工作,你的事业,不允许你天天跑市场,天天蹲市场,天天围着市场转,天天盯着市场不放松。另一方面,每一个风险投资市场,都是按照其自身独特的规律运行的。它既有潮涨,也有潮落,还有止于秋水的平静之时。作为投资者,在风险投资市场的周期性运行中,只要真正把握了其运行的规律,也绝无必要天天死守市场,去白白浪费那交通费、午餐费、通讯费和那千金难买的寸光阴。
作为白领投资者,在风险市场的投资中,务必把握好两条:
一条是按规律办事,踩准时点,在风险投资市场的周期性低点切入,分期分批吸筹建仓。然后,以静制动,待市场进入周期性高点或次高点时,斩仓获利了结,以在这种低进高出之中,获取高额投资利润。
我有一位全国著名大学毕业的朋友。1992年,他丢掉一份人人羡慕的工作,炒了老板的鱿鱼,自己创办了一家公司。不几年,他个人的资产就已愈千万。我这朋友,爱好不是很多,但对艺术品却情有独钟。读书时就爱将节约的些许银两,买一些邮票、钱币玩玩。办公司后,见到好的字画作品,也舍得一掷千金。拿他的话说,这叫:“一买物质,二买精神;既买高雅,又买回了一台印钞机。”1995年,中国邮币卡市场正处于第四个周期的复苏期。这时,邮币卡发行部门在历经4年多的惨淡经营后,不得不出台一些救市政策,以帮助自己走出长期经营亏损的困境。在利好政策地支持下,邮币卡市场人气指数开始攀升,但在对市场的看多看空上,还处于一种胶织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市场虽热闹,成交量也呈逐步放大的趋势,但市场品种的价格却无大的变化。我这朋友在市场观察几日后,开始重拳出击,大量购入题材优秀、制作精美的《三国演义》第1组金银币和以名画为蓝本的《婴戏图》银币。到1996年10月时止,他以3300元的市场价格购入1/2盎司《三国演义》金币50枚套;以1320元的市场价格购入1盎司4枚套《三国演义》银币200套;以420元的市场价格购入1盎司2枚套《婴戏图》300套。全部投入资本为55.5万元。待到1997年3月,当邮币卡市场达到一个周期的次高点时,我这朋友将手中持有的全部筹码,斩仓1/2。其中,以每枚套4500元的价格抛售1/2盎司《三国演义》金币25枚;以每套3200元的价格抛售1盎司4枚套《三国演义》银币100套;以每套1600元的价格抛售1盎司2枚套《婴戏图》)银币150套,收回投资67.25万元。1997年4月初,当邮币卡市场达到一个周期的顶点前,我这朋友将手中持有的另一半筹码全部斩仓。其中,以每枚套5000元(最高价6000元)的价格抛售1/2盎司《三国演义》金币25枚;以每套4500元(最高价5000元)的价格抛售1盎司4枚套《三国演义》银币100套;以每套3200元(最高价3500元)的价格抛售1盎司2枚套《婴戏图》银币150套,收回投资105.5万元。我这朋友在这轮投资中,剔除投入的总成本55.5万元,获利117.25万元。1997年4月以后,中国邮币卡市场已步入了一个新的单边下跌的低迷期。我这朋友,也在这市场销声匿迹了5年。待到2002年,我这朋友又重现“江湖”,将市盈率低,题材优秀,构图精美的彩色金银币和本色金币作为投资的主打,到目前投入的建仓资金已愈100万元。日前,我们见面时,平静的他告诉我,他的这轮金银币投资又赶上了首班车,他投资的金银币已经有了1倍以上的投资收益率,但这市场才刚刚从睡梦中醒来,好戏才开始,脱手手中持有的筹码时机还不成熟。与此同时,他还告诉我,他投资了30万元的邮票和30万元的流通纪念金属币。这些小型张、小版张和流通纪念金属币,题材好,发行量小或者适中,画面也特精美。虽说这60万元的投资目前按市场价格已经缩水一、两成,但没问题,从比价效应来看,已经是“地板价”了。只要邮币发行部门想把自己的日子过得滋滋润润,这个市场就有翻身的一天。这投资,要输,输的只是时间,而绝不是价格。再说这60万放在银行,利息这么低,一年、两年也生不了几个崽,还是趁邮币卡市场萧条时,买点筹码持有希望大得多。
我这朋友的成功投资实践告诉我们,在风险投资市场进行投资,应把握这样一些关键点:
A、应在风险投资市场的周期性低点或市场复苏期切入,分期分批吸筹建仓。在风险投资市场的周期性次高点和高点分期分批抛售手中持有的筹码,获利了结后,离场远去。待到新一轮周期性市场处于低点或复苏启动之时,再重返市场,低价吸筹。
B、要有良好的投资心态和风险承受心理能力,理性地分析市场,理性地切入市场,理性地看对价格的涨跌,做到盈利不冲动,亏损不惊慌,善于打持久战。
在风险投资市场,也有不少人在市场初创期就入市。但是,在这些市场的高速成长期,由于他们的投资理念错位,出现了偏差,以致使实现私人资本高速增长的机遇与其失之交臂,真令人痛惜。
我有一位交往20多年的收藏与投资界的朋友。准确地说,他是我步入邮票、钱币、外汇、股票等投资领域的启蒙老师。
我集邮比较早,但转型涉入投资的领域则是在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后期。我这朋友在商业银行工作,思维很活跃,眼光也很独到,对新生的事物,特别敏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第1次集邮高潮形成时,他就以“游击队员”的身份参与了邮票的交易活动,并小有收获。那时中国的邮票市场,就在露天的公园里、马路边。当时在全国颇有名气的邮票市场中,设在公园里的有:北京月坛公园邮票市场,上海太原路邮票市场,广州人民公园邮票市场等。设在马路边的有:成都署袜街邮票市场,西安钟楼邮票市场等。受当时政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这些邮票市场在集邮低潮时无人问无人管,一旦集邮热来临,市场人气高涨时,有关部门就像鬼子进庄一样,来一番大肆的清剿,搞得邮人鸡飞狗跳,使得邮商纷纷被捕。但是,任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东西,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因此,这些市场总是关关停停,然后又照样人头攒动。对这种现象,当时有人戏称,邮市是打不垮“游击队”营地,邮商则是打不散的“游击队员”。
到二十一世纪八十年代的后期,我在他的影响和启发下,开始由以集全建国以来发行邮票为主的集邮,转入以精选品种、批量购入为主的邮票投资。
1993年底,以《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币发行为标志,中国钱币市场春潮涌动,不为国人知晓的流通纪念金属币和金银币,开始以投资工具的面貌浮出水面。在我生活的那个城市,我这朋友是最先涉入这两个初创市场的。记得那时候面额为1元的《中国人民银行建行40周年》流通纪念金属币,每枚的市场价格就在3元左右(2003年8月20日的市场成交价为1050元)。而我这朋友收到手后,即以每枚4-5元的价格抛出。购入的筹码在他手上如果3天内找不到承接盘,他就紧张得不得了,就到处找人推销。当时,面额为1元的《毛泽东同志诞生100周年》流通纪念金属币,我就是以2元 /枚的价格(1997年4月 最高价38元/枚)从他手中承接的;面值额为5元的《中国珍稀野生动物?D?D熊猫》流通纪念币,我也是以10元/枚的价格(1997年4月最高价180元/枚),从他手中承接的。我从他手中加价批量承接的货源还有《香港回归》金银币、《毛泽东诞生100周年》金银币、《婴戏图》银币等。1994年,我生活的那个城市设立了证券交易所,我这朋友在我所生活的那个城市又是最先闯入这一投资市场的。无奈的是,别人持筹,看到的是光明和希望,拥有的是对市场判断的信心。而他持筹,看到的总是黑暗和恐惧,拥有的总是一颗摇摆不定的心。包括后来炒汇,他的投资心理也一直没有得到修复。以至于在我所生活城市的那个投资圈,曾创造了一句非常经典的口头禅:“姚先生买进,你就卖出;姚先生卖出,你就买进,准没错”。我的这位朋友,在同道出来玩投资的朋友们大都腰缠万贯了的时候,他却依然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
另一条是,精心选择投资的品种和投资的对象。
在邮币卡市场,要将那些题材好,发行量小或者适中,市盈率低,构图精美的品种,作为投资的主打;在证券市场,要将那些成长性好、业绩优良,诚信度高,市盈率低的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作为投资的主打;在保险市场,要将那些业务经营指导思想端正,资本运营能力较强,诚信度高,业绩优良的保险公司推出的投资连结保险,作为投资的主打;在书画市场,要将那些艺术根底深厚、极有发展前途的优秀中青年书画家的优秀作品,作为投资的主打。在风险投资市场,市场的切入点找对了,投资的品种选好了,那么,投资就已胜券在握了。
洞察时势,该出手时就出手
在上面的章节中,我们反复强调投资者应按周期性市场的规律办事,要实施战略性的长线投资,要在周期性市场的低点切入,高点抛售获利了结。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作为投资者,如果我们死抱教条,用一成不变的战略对待纷繁复杂的事物和矛盾,那么,我们就有可能丧失一些千载难逢的获取高额投资利润的良机。
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这是白领们投资应遵循的大的原则。而时变势变,与时俱进,顺势而为,则是白领投资者们应该把握的投资策略。具体来讲,就是投资者们在风险投资市场突发震荡行情来临时,要有一些应变的思维和举措,以利用这些突发的震荡行情获利。
在投资市场,特是在外汇市场、黄金市场、证券市场和邮币卡投资市场,经常会有一些突如其来的震荡行情。这种行情,有时会将市场由一个周期性低点引向周期性市场的高潮。但是,有时这震荡行情,就象那夏天的太阳雨,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了。在投资市场,这种突发性震荡行情的表现形态主要有三:
其一,发生在经济强势国或与经济强势国有密切关联的重大突发事件或局部战争。在目前世界经济格局中,若这些重大突发事件或局部战争在美国或欧盟,或这些重大突发事件、局部战争与美国或欧盟有直接的关联,那么,这都将迅速反应到世界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以致引发震荡性行情。
2001年发生在美国的“9?11”事件,使国际黄金市场的黄金价格每盎司在1天内上涨了16美元。同时,也使世界各主要证券市场的股票指数同步滑落,美元兑世界各主要货币如欧元、日元、瑞士法郎、英磅等的汇率走低。紧接,美国安然公司的假账事件和资本市场接二连三的丑闻披露,使投资者对美国上市公司的诚信发生动摇。这反应到黄金市场,黄金价格走高;这反应到资本市场,股票指数走低;这反应到外汇市场,美元兑世界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走软。到2002年末,美英对伊动武箭在弦上,由此又引发了国际外汇市场、黄金市场、资本市场的震荡。
作为白领投资者,欲在黄金市场、外汇市场和证券市场获利,就应高度关注美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动向,正确地评估这种动向对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将产生的影响,从而决定黄金、外汇和股票的购入或卖出。可能会有人说,美国远离中国,美国的事与中国何关?其实,这是一种政治幼稚病地反映。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特别是经济比重占全球经济总量29%的美国,它作为世界最大的资本、商品、劳务市场,它的经济繁荣或衰退,都将对世界各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作为中国的对外贸易,其中对美出口贸易占了整个对外出口贸易的四成左右。而且,多年来,中国对美贸易始终保持顺差。若美国经济衰退,将由此引发美国国内消费品市场的萧条和萎缩。这反应到中国国内企业,就将表现为商品订单急剧减少,开工严重不足,企业效益下降,员工收入减少。这反应到中国的资本市场,那就是上市的外贸企业效益滑坡,盈利预期看淡。与此相适应,就是国内资本市场走软,从事出口贸易生产、销售的企业股票看跌。美国“9?11”事件后,中国资本市场连拉阴线,股指严重下挫,即是佐证。此外,作为投资者,也要密切关注欧元区中的德国和法国经济。
其二,由突发性震荡行情而引发的市场转折性行情。这种由突发性震荡行情而引发的市场转折性行情,在资本市场和邮币卡市场并不鲜见。在通常情况下,突发性震荡行情有两种结局:
一种是无功而返。主力投资者折兵损将,散户投资者的跟进资本大幅缩水。在资本市场和邮币卡市场,它们的运行都是有规律的。中国有句俗话:“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一些突发性震荡行情,之所以以失败告终,其基本的缘由是,市场的运行还不具备走出周期性低谷的条件。诸如,宏观经济的基本面形态不容乐观,收藏者和投资者持有的货币不足以支撑市场的重新崛起;支持市场走出低迷状态的政策还不到位,对市场重新崛起构成潜在威胁的隐患尚末消除;率先闯入市场的“庄家”,其资本不足以给市场输入新的活力,入市即感后继资金缺乏,未能为正处于观望状态的市场营造一种持续赚钱的示范效应;率先闯入市场的“庄家”在投资方向上判断失误,为前期的大量套牢盘解套或为原始的“垃圾”货源促销抬了一次轿子。
一种是市场在主力投资者的率先冲撞下,市场本已积蓄已久的反转能量一触即发,势不可挡,以“井喷行情”的形式全面爆发出来。这种情形的发生,一般应具备这样一些条件:一是市场由周期性高点跌入周期性低点时日已久,市场中投资品种的价格水份已经全面挤干,并且商品的价格已经严重背离商品的价值,出现了严重的超跌。投资者此时入市吸筹建仓,有唾手可得的丰厚利润,而没有巨大的投资风险;二是政策支持市场的全面启动,以至走向繁荣。同时,救市的政策措施必须有实质性的突破。这种实质性突破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出台的政策要能与市场的现实状况吻合起来,即这种政策要能改变市场的供求关系,将市场由买方市场转变为卖方市场。从资本市场来看,就是要暂停或放缓新上市公司的步伐,同时,放开政策口子,让更多的资金入驻资本市场。从邮币卡市场看,就是要大幅增减新发行邮币卡的发行量、套数,降低新发行金银纪念币、连体钞的发售价格和新邮、电话纪念卡的面值,使邮币卡的发行量、套数和邮币卡的发行面值,略低于市场的需求量,以刺激市场的增长性需求。另一方面,出台的政策要能消除对市场构成威胁的隐患。在资本市场,主要是国有股减持。在中国的资本市场,尚未进入交易市场的国有股,始终是一柄悬在投资者头上的利剑。这个对市场构成巨大潜在威胁的隐患不消除,中国资本市场的心理总是健康不起来的。在邮币卡的市场,前期超量发行至今还堆在各级邮票公司仓库里的“垃圾”不彻底清除,邮票市场躁动一次,就无忌于投资者为邮票“垃圾”放一次血。三是率先入市的主力资金,在投资方向上不能出现失误。先期入市锁定投资筹码所需的资金,必须与自有资金相匹配,以期将锁定筹码的价格在一个逐步拉高的过程中,让更多的投资者在“赚钱效应”的示范下,加盟其中。作为主力投资者,一方面要规避公司原始货源的冲击,对公司原始货源充足的品种,不碰不要。另一方面,要防止“唱独脚戏”的情形发生。
面对突发性的震荡行情,作为白领投资者,在对市场作出基本的判断后,最为明智和理性的作法是,将已经快速上涨的筹码,抛向市场。条件许可时,以收回全部投资成本为基准线,让那一部分超出投资成本的筹码,去抗击市场的风险,去追逐投资的高额利润。如若这样,即是行情是昙花一现的反弹行情,也已胜券在握。是真正的反转行情,也可一方面利用自己手中拥有的筹码,获取高额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将收回的全部投资成本,重新投入到那些市盈率较低且优秀的品种上,搭上市场反转行情的顺风船。
其三,稍纵即逝的反弹行情。稍纵即逝的反弹行情,在资本市场和邮币卡市场常常发生。这种发生在周期性市场低迷期的反弹行情,要么是主力投资者准备不足,判断失误造成的。要么是“庄家”恶意炒作,用来圈钱的。对于这样的反弹行情,作为白领投资者把握一条基本的原则就行了,即对于已经持有的筹码,“庄家”炒作我放货;对于筹码的买入,不见兔子不撒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