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产品越来越多,手中股票越来越少,这是对2005年个人投资理财市场的描述。盘点2005年的个人理财市场,有助于展望明年的投资机会。
黄金市场火爆现风险
2004年,市场上真正的黄金理财品种只有中行开设的纸黄金品种“黄金宝”,2005年这种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行的“账户金”、“龙鼎金”、工行的“金行家”,以及农行代销的“招金进宝”等,让投资者看到了黄金投资的潜力。
黄金投资之所以出现如此火爆行情,除了与中国百姓传统的买金藏金习惯有关之外,还与2005年的金价走势相关。从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金价走势来看,在年中下探至年内低点每克111元之后,年底出现了一波上升浪,最高升至每克140元,为上海黄金交易所创建以来的最高价,但市场风险初现。展望2006年,黄金投资机会依然存在,特别是随着黄金夜市的推出,投资者可以更多把握住金价变化的瞬间机会。
外汇机会不少赚钱难
2005年外汇理财产品种类丰富,已经推出的有“固定收益型”、“收益递增型”、“指数挂钩型”、“银行可展期型”等。几乎所有银行都推出了各自的外汇理财产品。
美联储近日连续第13次加息25个基点,从原来的4%增至4.25%,达到4年半以来的最高水平。与此同时,我国央行的外币存款利率在今年也有所上调。目前,美元1年期存款利率已经超过了人民币同期存款的利率。外汇投资赚钱也不容易,可能会损失机会成本,例如一些外汇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比同期的银行储蓄还要低。2006年,外汇理财市场依然有潜力可挖,随着美联储加息进入尾声,投资者的操作也应该相应变化,从“短、平、快”向更加稳健的投资节奏发展。
人民币理财选择更多
如果将2004年称为人民币理财的“产品年”,那么2005年是人民币理财的“政策年”。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使人民币理财市场更加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的发布,首次明确了允许商业银行销售保证收益理财产品;《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等法规出台后,集合理财在2005年合法地成为百姓的投资理财渠道。
除了商业银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和券商的集合理财之外,货币市场基金、信托产品,以及保险公司推出的投资连结险和分红险等,都是普通百姓可以选择的理财产品。明年底人民币业务对外资行开放,到时候百姓的选择将会更多。
艺术品市场热钱涌入
2005年什么投资市场最火?不是楼市,也不是股票,而是艺术品。一个个纪录的诞生,使得越来越多的“热钱”进入市场,一些普通投资者也开始涉足其中。虽然买不起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大作,一下子拿出数千上万元进行艺术品投资的却大有人在。
大多数的投资者都抱着这样一种心态,整个市场都上去了,还怕收藏的艺术品出不了手吗?艺术品投资与普通投资理财的区别就在于它的“个性”非常强,虽然会受到市场的影响,但更多看东西本身。一旦买到赝品,连本金也拿不回来。
虽然目前艺术品市场泡沫即将破灭的言论已有所抬头,但从整个国际市场的情况来看,机会犹在。普通投资者可以坚持“1/20”的投资理念,即拿手中流动资金的1/20进行艺术品投资,这样不会因买到赝品而“伤筋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