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教育 | 校园 | 济困 | 艺术 | 文化 | 法制 | 体育 | 奥运 | 星座 | 招聘 | 动漫 | 游戏 | IT | 手机
大师云集北京圆明园学院 国学大师季羡林亲临课堂
06级中欧EMBA北京班招生 人大商务外交研究生进修
99个精品项目月赚80万! 人大技术经济与管理硕士
| 金融首页 | 要 闻 | 理 财 | 股 票 | 外 汇 | 基 金 | 期 货 | 保 险 | 债 券 | 银 行 | 生 活 | 论 坛 |
  网信首页 > 金融 > 分析评论
经济将被外资控制 中国企业能否承担民族复兴重任
www.wx216.com 2006-02-08   来源:新华网   作者:
收藏此页】 【 】 【打印
 

点击看大图

   ■技术引进,这正是后发展国家“后发优势”的体现,我们正是利用这一优势才能够在很多领域用几年的时间走完先行者需要几十年才能够走完的道路。

    ■我们应该明白的一个基本事实是,即使我们一直保持目前这样的增长速度,我们赶超发达国家也需要上百年或更长的时间,从总体上说,追赶发达国家的长征才刚刚开始。有耐心,才能走得长远。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很好,但不要因此而干扰了自己正确的决策,不要以为自己可以摆脱经济规律的束缚。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国人的自信心常常表现出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人们几乎会不假思索地认为明天一定会比今天好,仿佛中国已经注射了免除感染经济衰退的疫苗,好像经济发展是自然而然的;另一方面,大凡唱衰中国经济的言论都似乎更容易引起人们的精神骚动,仿佛一些人的潜意识里总认为中国的经济总有一天会陷入困境,在心灵深处似乎被一种挥之不去的危机感深深笼罩。

    最近,日本《选择》月刊1月号刊登的题为《中国国家昌盛而民族工业走向衰亡》一文,照例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该文认为中国的民族企业难以担当起振兴国家的重任,因为中国的民族企业普遍没有独自开发出来的技术和产品,中国企业的成长依靠的是使用外国公司的技术。对此武断结论,笔者有不同的看法。

    中国的企业普遍没有开发出创新性的技术或产品,中国经济的增长、技术水平的进步主要得益于技术的引进,这的确是事实。但笔者以为,我们用不着单纯因这个原因而对此感到过分惭愧,因为另一个基本事实是:我们是在一个很低的起点上实行改革的探索,而这也仅仅是一代人以前的事情。紧迫感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但如果因此而选择错误的发展战略并不能因为动机的高尚而得到原谅。

    首先,技术引进,这正是后发展国家“后发优势”的体现,我们正是利用这一优势才能够在很多领域用几年的时间走完先行者需要几十年才能够走完的道路。引进、学习和模仿可以节省巨大的经济资源和宝贵时间,以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在世界上有哪个国家,在能够购买、模仿的情况下,非要花费巨额的研发费用和漫长的时间,冒着无谓的失败风险去搞“昂贵的”“二次发明”呢?不去充分利用吸收先行者积累起来的巨大技术知识体系,放着捷径不走,非要将先行者当时漫长而曲折的探索之路也重走一遍,那将永远是个愚蠢的落后者。

    只有站在技术进步的最前沿,才有资格谈创新。学习是达到技术前沿最迅捷的途径,在落后的状态下固执地坚持独立“创新”,精神可嘉,头脑糊涂,结果会与愿望相背。

    其次,不能把技术引进和中国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简单定义为因果关系,把二者对立起来。技术的引进不会降低只会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因为技术的引进使企业的技术水平与技术进步的前沿近了,而不是远了,只有达到最前沿了,才可能进行创新。在与先进的技术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下,除了空喊口号,又能够做出什么实质上的创新呢?企业之所以更倾向于引进技术,就是因为这样能够获得一个满意的投资收益率,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企业规模的增大、研发能力的提高,企业家是不会漠视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巨额利润的。

    当今这个时代已经不是爱迪生时代了,少数的天才加上一些简陋的设施就能够单打独斗地做出革命性的发明创造来,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水平,已经与发展的初期大不相同了,需要大量高水平的一流人才、天文数字一般的投入、需要数目庞大的多学科科研人员的密切协作、需要一流的科研机构、需要良好的鼓励发明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制度环境。我国在这些方面的差距都不是短期可以弥补的。

    当今时代大多数的技术创新都是由规模、实力、体制有巨大优势的跨国公司做出来的。在现阶段要让我国的大中型企业不去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家家都成立研发机构,搞研发,效果堪忧,我们还要在科技创新上再来一次“家家点火、户户冒烟”吗?那个时代留给我们的教训还不够吗?全民搞“科研”、搞“创新”的实际效果最没有预测能力的人也应该能够预测得到。全民的教育水平不提高上来、企业的规模和国家的经济实力不达到一定的水平,鼓励科技创新的体制不建立起来,教育体制不转变,很难在技术创新方面有所作为。

    第三,企业是采取引进技术还是自主创新,应该由不同的企业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对市场与研发活动投资收益的独立判断自主选择,责怪别的投资者没有远大志向的人,完全可以运用自己掌握的经济资源,利用别人的错误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放弃“蝇头小利”去追求丰厚的创新回报。

    无疑,索尼公司、本田公司、施乐公司都是依靠独立开发的技术而由小企业成长为大企业的,我们也非常希望中国这样的企业越多越好,但如果认为做不到这一点小企业就无法发展壮大,就过于绝对了。自己发明的技术能够为自己带来利润,别人发明的技术同样能够为使用它的人带来利润。虽然有索尼这样的例子,但绝大多数的企业并不是遵循这样的发展道路。不是不想遵循,而是发明不是那么容易的,不是像买东西一样,投资于研发就一定能够成功。研发活动的风险非常大,日本本身就是一个依靠引进别国的技术而发展起来的典型例子。在1853年~1873年间,美、日、欧在冶金、铁路、轮船上大量采用英国在工业革命第一阶段发明的成果,迅速缩小了与英国的差距,日本在1951年~1973年期间大量采取美国在汽车工业、电力、合成纤维、通讯方面的技术,在这些领域实现了产业的转移。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用于购买专利、进口技术的费用年均增长31%,60年代为21%,在20年中引进了26000项技术,支付技术进口费60亿美元,使其生产效率提高了30%左右,否则的话,需多花4倍的时间和34倍的经费。

    我们应该明白的一个基本事实是,即使我们一直保持目前这样的增长速度,我们赶超发达国家也需要上百年或更长的时间,从总体上说,追赶发达国家的长征才刚刚开始。有耐心,才能走得长远。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很好,但不要因此而干扰了自己正确的决策,不要以为自己可以摆脱经济规律的束缚。计划经济时代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仅有豪情壮志是不够的,在有些时候甚至是有害的。

关闭本页
  【 相关链接 】
  全部评论
  昵称:
  热门评论Top5 >> 更多
大学生犯罪 就业压力并非主要因素(评14条)
《桃花朵朵开》--阿牛(评11条)
刘耕宏最新专辑《彩虹天堂》(评10条)
杨再春(评7条)
鲁迅真的过分刻薄么?(评7条)
全国牙防组织认证资格遭质疑(评6条)
  网信名生秀 >> 更 多
陕西文科状元吴昕栋 内蒙文科状元张丹 清华优秀学生易家祥 人大优秀学生吕佳
网 信 搜 索
点击看大图
高考状元助您成功
点击看大图
关爱贫困学生
热点综合新闻
·民生“财富”理财Ⅷ
·民生银行“银基通”
·农行“金钥匙”理财
·民生“钱生钱”理财
·招商银行外汇通
·浦发东方借记卡
·招商银行外汇通
·工行“理财金账户”
·招商银行一卡通
·上银发行“金鑫”美元理财
焦点图片新闻
 
陈天桥:网络迪斯尼之
 
郎咸平的改革定位
 
李彦宏:百度神话
   招商广告
北京圆明园学院本科热招
海文学校帮助你考研成功
教育无忧--人才教育门户
金世纪金典课程成就世纪
沪新亚药业邗江有限公司
最权威发育培训中心凯育
迅捷舞蹈!旋转精彩人生
新科海成就高薪IT者梦
人大网络教育学院招生中
浙江长生堂药业有限公司
欧美明星们迷恋靓肤法宝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公司介绍  -   网信招聘  -  保护隐私  -  友情链接  -  产品答疑  -  客户投诉
文网文[2006]029号      京ICP证050326  
Copyright © 2004 网信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60014号 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050326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50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