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教育 | 校园 | 济困 | 艺术 | 文化 | 法制 | 体育 | 奥运 | 星座 | 招聘 | 动漫 | 游戏 | IT | 手机
大师云集北京圆明园学院 国学大师季羡林亲临课堂
06级中欧EMBA北京班招生 人大商务外交研究生进修
99个精品项目月赚80万! 人大技术经济与管理硕士
| 金融首页 | 要 闻 | 理 财 | 股 票 | 外 汇 | 基 金 | 期 货 | 保 险 | 债 券 | 银 行 | 生 活 | 论 坛 |
  网信首页 > 金融 > 外汇专家视点
巴曙松:金融将现三大变局
www.wx216.com 2006-02-22   来源:新华网   作者:
收藏此页】 【 】 【打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中国金融业将现三大剧烈变局

    年内将出现一连串金融现象,包括部分中小银行将会重组或退出市场

    近日,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举行的“高朋满座”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2006年中国金融改革可能出现的变化及其剧烈程度,将会明显得多、剧烈得多。

    2005年可以称作是中国金融改革的元年。在这一年中,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进程快速推进,一系列的变革诸如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上市、股权分置的改革、资本充足监管的实施以及汇率和利率的市场化等等接踵而至,令人目不暇接。变革的剧烈程度前所未有,但这在巴曙松看来,还仅仅只是个开始。

    他认为,2006年中国将进行一场剧烈的金融变局,变革的加剧将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国内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政策会在遵循世贸条款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调整。

    2006年金融业在开放和保护平衡上会继续面临非常大的挑战,例如伴随着中外资银行自动取款机相互通取业务的放开,各个金融机构及企业也必须尽快采取应对之策。

    其次是在2006年12月31日(金融业入世保护期的终止日)之前,中国的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8%。这项政策的严格实施必将导致一连串的金融行为和现象。第一是银行业将大量的减少信贷投放,转向更为健康的货币市场运营。第二是对于达不到资本充足率8%的广大中小银行,尽管其资产份额占市场的30%或者更多,会有非常剧烈的重组和市场退出的行为。第三是利率的逐步市场化及存款利率的下浮,这也意味着伴随信贷的高速增长成为过去时,银行业必须要转向零售市场、中间业务和创新业务。汇率和利率的市场化,必可带来金融市场重新洗牌的效果,这在2006年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最后,是直接融资的发展。我国的金融结构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分散性、选择性和灵活性,这直接导致国有银行资产质量控制所面临的巨大压力,使得银行体系在分享经济快速增长所带来的糯?需求的同时,也承担着经济波动最终的成本。金融结构的问题已经是影响到整个中国金融体系发展的关键问题,如果直接融资,特别支持创新的直接融资没有发展,我国的自主创新之路就不能够走通??

    针对当前国有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巴曙松强调,引进战略投资者是为了补充自己的不足,关键是需要注重目的性和针对性。比如因希望发展投资银行业务而选择高盛,因希望发展信用卡合作而选择运通等等都是情理之选。

    2006年是中国金融业保护期的最后一年。巴曙松认为,在多种体制性变革因素的推动下,中国的金融业正在进入一个深刻的转型时期,包括金融业务的全面的开放、资本创新的艰辛,直接融资的发展和汇率利率的市场化以及管制的放松。

    “很多发达国家也经历过类似的转型和调整,这在总体上有利于保护资源和提高效率。但是过程中需要专业化的,非常认真的、艰苦的探索。”巴曙松说。

关闭本页
  【 相关链接 】
  全部评论
  昵称:
  热门评论Top5 >> 更多
大学生犯罪 就业压力并非主要因素(评14条)
《桃花朵朵开》--阿牛(评11条)
刘耕宏最新专辑《彩虹天堂》(评10条)
杨再春(评7条)
鲁迅真的过分刻薄么?(评7条)
全国牙防组织认证资格遭质疑(评6条)
网 信 搜 索
查询条件:
查询内容:
点击看大图
网信教育助您成功
点击看大图
关爱贫困学生
热点综合新闻
·民生“财富”理财Ⅷ
·民生银行“银基通”
·农行“金钥匙”理财
·民生“钱生钱”理财
·招商银行外汇通
·浦发东方借记卡
·招商银行外汇通
·工行“理财金账户”
·招商银行一卡通
·上银发行“金鑫”美元理财
焦点图片新闻
 
伯南克导演金融市场逆
 
陈天桥:家族尴尬
 
百度闪电裁员
   招商广告
北京圆明园学院本科热招
海文学校帮助你考研成功
教育无忧--人才教育门户
金世纪金典课程成就世纪
沪新亚药业邗江有限公司
最权威发育培训中心凯育
迅捷舞蹈!旋转精彩人生
新科海成就高薪IT者梦
人大网络教育学院招生中
浙江长生堂药业有限公司
欧美明星们迷恋靓肤法宝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信介绍  -   网信招聘  -  保护隐私  -  友情链接  -  产品答疑  -  客户投诉
文网文[2006]029号      京ICP证050326  
Copyright © 2004 网信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60014号 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050326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50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