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部长薄熙来5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并不追求多大的顺差,而是力求平衡。商务部将通过两个途径来鼓励企业进口更多的商品。一是促进出口企业改变增长方式,实施品牌战略,增加附加值,二是给某些进口商品降低关税。
薄熙来表示,现在的顺差问题处在初期阶段,国务院提出力求实现贸易平衡,这是站得高,见识早,争取将问题及早解决。但基本平衡并不是说100%的平衡,“因为市场规律下,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的平衡。”
在谈到中美贸易顺差问题时,薄熙来强调:“中美两国的贸易顺差是结构性的。同时中美两国之间贸易的计量,不能仅仅看货物贸易,还得看服务贸易和投资,以及市场的分享。”
目前中国外贸和外汇“双顺差”的局面突显,2005年中国贸易顺差达到1019亿美元,外汇储备总额达到8189亿美元。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周世俭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收支平衡是中国经济发展一个方向性的追求,今年即使不能完全达到国际收支平衡,顺差也可能会大大减少。
事实上,中国近两年出口的增幅已经在下降。2004年,中国出口增幅为35.4%,2005年为28.4%。据中国商务部预测,2006年中国出口的增幅在15%左右。周世俭认为,2006年的出口增幅有可能在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