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东荣昨日透露,近期将开办银行间的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交易业务。
李东荣是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与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国际货币产品交易合作协议文本互换仪式上做上述表述的。李东荣说,外汇局一直积极推动外汇市场金融产品和交易方式的创新,并研究与国外期货交易所合作,择机推出标准化的外汇衍生产品。外汇交易中心与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之间的衍生品交易合作,有利于境内金融机构合理配置外汇资源,规避汇率风险,拓宽外汇资金使用渠道,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调节国际收支起到积极作用。
货币掉期,也称货币互换,是指为降低借款成本或规避远期汇率风险,将一种货币的债务转换为另一种货币的债务的交易。这种交易实际是一笔即期外汇买卖与一笔反向的远期外汇买卖的组合交易。
业内专家认为,在银行间开办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交易,在汇率波动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可以为金融机构提供规避和管理风险的工具,并可为将来推出相关金融衍生品奠定基础。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指出,推出银行间的货币掉期业务,其目的是要把外汇市场做大。去年8月,人民银行已经允许银行对客户办理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目前这项业务总体规模并不大,原因是人民币汇率波幅小,银行间的货币掉期业务没有正式展开。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出席国际清算银行会议时表示,央行正考虑进一步与商业银行进行货币掉期操作,并将货币掉期交易作为一项常规的市场机制。对此,专家指出,央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货币掉期属于货币政策操作的一种,它与银行之间以及银行与客户之间的货币掉期的功能有本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