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教育 | 校园 | 济困 | 艺术 | 文化 | 法制 | 体育 | 奥运 | 星座 | 招聘 | 动漫 | 游戏 | IT | 手机
大师云集北京圆明园学院 国学大师季羡林亲临课堂
06级中欧EMBA北京班招生 人大商务外交研究生进修
99个精品项目月赚80万! 人大技术经济与管理硕士
| 金融首页 | 要 闻 | 理 财 | 股 票 | 外 汇 | 基 金 | 期 货 | 保 险 | 债 券 | 银 行 | 生 活 | 论 坛 |
  网信首页 > 金融 > 财经要闻
贷款利率上调重在导向作用
www.wx216.com 2006-04-29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作者:
收藏此页】 【 】 【打印

 
  央行此次提高贷款利率和上周统计局对今年一季度超预期的GDP增长率的担忧是一致的,同时也呼应了3月份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增长目标。

  上周四公布的数据表明,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10.2%,同时投资增长高达27.7%。而为了由高污染、高能耗的增长转变为“稳健型”和“绿色”增长,在今年3月份的“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8%左右。由此,在一季度数据公布后,不少分析机构都预测会有调控政策出台,但大部分认为会先提高银行的准备金,并且执行时间会在“五一”以后。

  本来国内贷款利率已经放开,提高0.27个百分点对紧缩信贷的作用不大,但这个小的调整,导向作用却很大。因为调整的是贷款利率,预示着货币政策开始紧缩,以抑制投资和货币供应的高速增长,并且也会鼓励更多的钱留在本土市场而不是投资到海外市场。如果要论加息效果的话,笔者认为其直接效果并不十分乐观。

  从2004年10月加息来看,对房地产等固定投资的抑制作用不大,反而是一些具体的,如期房限转等政策对其影响最大。类似地,是限制性贷款政策对一些投资过热的行业(如钢铁企业)起到了抑制作用,而不是加息。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加息力度不够,更为重要的是相对于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而言,利息成本几乎没有被放在心上。

  但央行的举动却表明了政府的态度,开始时对宏观调控的把握不大,只能采取这种缓慢谨慎举措来试探市场的反应,以决定下一步的调控行动。但如果二季度增长率仍然偏高的话,类似于2004年,针对一些过热行业,估计会有更为严厉的措施出台。另外,从银行的角度看,贷款利率提高后,其放贷的热情会更高,因此,估计央行还会出台相关的配套措施以减少货币的供应量。

  回顾近10年来人民币贷款利率调整历史可以发现,这是10年来第二次提高贷款利率。为了抑制上世纪90年代初的地产投资泡沫,贷款利率曾经一度维持在10%以上,但滞后的过度紧缩给银行留下了大量的呆坏账。随后的10年一直到2004年10月,贷款利率一直处于下调之中。一般而言,如果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通畅的话,加息对经济的影响会3-6个月以后显现。但在货币政策传导不畅的情况下,仅仅加息无法抑制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资冲动,因此,如果要避免地产等投资泡沫历史重演,还需要具体的配套措施。

  在加息公布时,欧洲央行执委会委员斯麦吉正在谈论中国的利率仍然太低。受这两个消息影响,日元和欧元走高,而LME(伦敦金属交易所)期铜走低。说明国际市场认为一方面人民币可能会继续加息,而这明显会增加人民币的吸引力,带来升值压力;另一方面,紧缩政策可能打击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D?D中国对基本金属的需求。纯粹从投资的角度看,后期的风险仍然是继续紧缩和部分行业需求受到抑制。

关闭本页
  【 相关链接 】
  全部评论
  昵称:
  热门评论Top5 >> 更多
大学生犯罪 就业压力并非主要因素(评14条)
《桃花朵朵开》--阿牛(评11条)
刘耕宏最新专辑《彩虹天堂》(评10条)
杨再春(评7条)
鲁迅真的过分刻薄么?(评7条)
全国牙防组织认证资格遭质疑(评6条)
网 信 搜 索
查询条件:
查询内容:
点击看大图
网信教育助您成功
点击看大图
关爱贫困学生
热点综合新闻
·民生“财富”理财Ⅷ
·民生银行“银基通”
·农行“金钥匙”理财
·民生“钱生钱”理财
·招商银行外汇通
·浦发东方借记卡
·招商银行外汇通
·工行“理财金账户”
·招商银行一卡通
·上银发行“金鑫”美元理财
焦点图片新闻
 
梁伯韬进驻盈科
 
传刘晓光已获自由
 
史美伦加盟交行
   招商广告
北京圆明园学院本科热招
海文学校帮助你考研成功
教育无忧--人才教育门户
金世纪金典课程成就世纪
沪新亚药业邗江有限公司
最权威发育培训中心凯育
迅捷舞蹈!旋转精彩人生
新科海成就高薪IT者梦
人大网络教育学院招生中
浙江长生堂药业有限公司
欧美明星们迷恋靓肤法宝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信介绍  -   网信招聘  -  保护隐私  -  友情链接  -  产品答疑  -  客户投诉
文网文[2006]029号      京ICP证050326  
Copyright © 2004 网信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60014号 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050326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50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