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教育 | 校园 | 济困 | 艺术 | 文化 | 法制 | 体育 | 奥运 | 星座 | 招聘 | 动漫 | 游戏 | IT | 手机
大师云集北京圆明园学院 国学大师季羡林亲临课堂
06级中欧EMBA北京班招生 人大商务外交研究生进修
99个精品项目月赚80万! 人大技术经济与管理硕士
| 金融首页 | 要 闻 | 理 财 | 股 票 | 外 汇 | 基 金 | 期 货 | 保 险 | 债 券 | 银 行 | 生 活 | 论 坛 |
  网信首页 > 金融 > 财经要闻
银行卡联网没给银行带来利润?
www.wx216.com 2006-05-17   来源:新京报   作者:
收藏此页】 【 】 【打印

  银行卡的联网使用,也为银行带来巨大便利和费用节约。银行方面不应独享联网的好处,而将所需成本尽量压在消费者身上。

  银行要对银行卡跨行查询收费了。这次,作为转接服务提供商的银联从前台退到后台,让银行直接面对消费者,自己再坐收中间服务费。

  交通银行率先公布从6月1日起开始收跨行查询费,每次0.3元。其他银行有的已经跟进,有的会很快跟进,有的则会观望一段时间,收多收少也不会统一。差别化的收费政策,将反映出银行业务供给方面的结构特点,也给予消费者一定的选择权。

  不过,银行卡业务收费仍然是一个争议巨大的话题。

  无论是银行坚持收费的强硬立场,还是消费者反对收费的强烈呼声,要理清其中的脉络,不只是很困难,那是相当不容易。

  从银行方面说,其任何服务,都不是“免费”的,羊毛一定要出在羊身上。而任何收费,理由总是“弥补成本”,消费者只要总体上没有抵抗能力,就得照付。不过,对ATM机跨行业务,银行收费有一个似乎说得过去的具体理由。那就是,跨行交易者的账户并没有开在本行,这个账户所产生的综合收益,不能被用来覆盖跨行交易中本行的成本。在他行开户者,拿着他行的银行卡,在本行的ATM机上操作设在他行的账户,如果本行对此不收费,那就是用本行客户账户的收益来“补贴”他行客户。

  银行业的结构足够复杂,各机构对此种收费会有自己的小算盘。例如,在联网之下不计跨行业务的成本费用,对ATM机数量较少的银行,最为合适,它们可以享受较大银行更多ATM机的好处,而无需自己投入资金建设。较大银行一定力挺跨行交易收费,而且,它们一定还会说,只有收取跨行业务费,银行才有布设更多ATM机(特别是离行式ATM机)的积极性,而ATM机多了,将带给银行卡使用者以及全社会更多的福利。此外,大银行更倾向于直接向消费者多收费。因为,这种收费不仅能带来更多的直接收益,而且还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一些消费者为避免大银行较高的ATM机跨行使用费,也许会干脆将账户开到大银行算了。

  然而,即便承认跨行收费的经济合理性,消费者仍然要问,为什么这种收费不能在银行之间解决?既然对使用本行ATM机的本行客户不收费,那么对非本行客户的收费,也应该由这个客户的开户行来承担才对。这在技术上没有任何难办之处。

  对于向消费者直接收取跨行业务费,银行方面总是强调自己在硬软件方面的巨大投入和联网网络给消费者提供的巨大便利。但是,银行卡的联网使用,也为银行带来巨大便利和费用节约。银行方面不应独享联网的好处,而将所需成本尽量压在消费者身上。现在,银行业表现得似乎要将银行卡收费项目和数额一直推进到消费者宁愿使用现金的边界上方肯罢休。这倒完全符合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假设或基本结论,但还是没有多少道理可言。

 

关闭本页
  【 相关链接 】
  全部评论
  昵称:
  热门评论Top5 >> 更多
大学生犯罪 就业压力并非主要因素(评14条)
《桃花朵朵开》--阿牛(评11条)
刘耕宏最新专辑《彩虹天堂》(评10条)
杨再春(评7条)
鲁迅真的过分刻薄么?(评7条)
全国牙防组织认证资格遭质疑(评6条)
网 信 搜 索
查询条件:
查询内容:
点击看大图
网信教育助您成功
点击看大图
关爱贫困学生
热点综合新闻
·民生“财富”理财Ⅷ
·民生银行“银基通”
·农行“金钥匙”理财
·民生“钱生钱”理财
·招商银行外汇通
·浦发东方借记卡
·招商银行外汇通
·工行“理财金账户”
·招商银行一卡通
·上银发行“金鑫”美元理财
焦点图片新闻
 
梁伯韬进驻盈科
 
传刘晓光已获自由
 
史美伦加盟交行
   招商广告
北京圆明园学院本科热招
海文学校帮助你考研成功
教育无忧--人才教育门户
金世纪金典课程成就世纪
沪新亚药业邗江有限公司
最权威发育培训中心凯育
迅捷舞蹈!旋转精彩人生
新科海成就高薪IT者梦
人大网络教育学院招生中
浙江长生堂药业有限公司
欧美明星们迷恋靓肤法宝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信介绍  -   网信招聘  -  保护隐私  -  友情链接  -  产品答疑  -  客户投诉
文网文[2006]029号      京ICP证050326  
Copyright © 2004 网信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60014号 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050326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50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