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国际狂涨暴跌“殷鉴”在前,大同煤矿上市未见疯涨
据新华社上海6月23电 23日上午9时28分,随着一声锣响,股权分置改革后沪市推出的第一只全流通股?D?D“大同煤业”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这是我国股改后上市的第二只全流通股。
“大同煤业”是以我国重要优质动力煤基地?D?D大同煤矿集团公司控股,中煤能源集团公司、秦皇岛港务集团公司、华能集团公司、上海宝钢国际经济贸易公司、同铁实业发展集团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大同市地方煤炭集团公司等7家参股,并作为发起人,成立的一个集煤炭生产、洗选、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股份有限公司。
6月1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核准大同煤业发行A股。6月2日,大同煤业发布招股意向公告,成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开闸”后发行的首只大盘股,发行前总股本为55685万股。本次发行股本28000万A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元,每股价格为人民币6.76元。公司发行前每股净资产为2.56元,每股收益0.81元;采用网下向配售对象累计投标询价发行和网上资金申购定价发行相结合的方式发行。据介绍,此次A股发行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同煤集团具有鲜明循环经济特点的塔山工业园区矿井、选煤厂、塔山铁路、高岭岩深加工厂等项目的建设和同家梁矿井的技术改造。
据新华社上海6月23日电(记者张炜)9.96元的开盘价,11.04元的收盘价,63.31%的收盘涨幅,沪市首只全流通新股大同煤业上市首日表现强劲但未现疯涨。
市场人士指出,中工国际上市狂涨后暴跌的前车之鉴,以及大同煤业本身中签率较高、流通盘较大等因素,让市场“炒新”意愿减弱。
作为沪市第一只全流通新股,大同煤业23日以9.96元开盘,较6.76元的发行价上涨47.34%。股价迅速上摸12.98元后略有回落,在12元附近呈现震荡整理态势。下午股价保持平稳,最终报收于11.04元,成交约1.84亿股,换手率为65.76%。
“股价定位略有偏高,但比起中工国际最高576%的涨幅,显然算不上疯涨。”上海迅胜投资咨询公司总经理孙雷民说,大同煤业的中签率相对较高,约为1.08%,上市规模达到22400万股。此外,中工国际首日“爆炒”后连续跌停,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市场投资资金的“炒新”热情。
此前,中信证券在一份研究报告中预测,大同煤业在二级市场的合理定价区间为7.17元至11.12元。而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认为,按照发行价来看,在市盈率方面,大同煤业与其他煤炭类股票相比也没有优势。因为从资源储量来看,大同煤业现在只有3亿多吨,只够开采20年左右,而G国阳(600348.SH)、G西煤(000983.SZ)等山西省内企业资源储量可够开采70年。
值得注意的是,大同煤业强势却又不疯狂的表现,为大盘走强营造了有利的氛围。23日,沪综指拉出第七根阳线,重上1600点大关,报收于1605.71点,两市主板市场共成交33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