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教育 | 校园 | 济困 | 艺术 | 文化 | 法制 | 体育 | 奥运 | 星座 | 招聘 | 动漫 | 游戏 | IT | 手机
大师云集北京圆明园学院 国学大师季羡林亲临课堂
06级中欧EMBA北京班招生 人大商务外交研究生进修
99个精品项目月赚80万! 人大技术经济与管理硕士
| 金融首页 | 要 闻 | 理 财 | 股 票 | 外 汇 | 基 金 | 期 货 | 保 险 | 债 券 | 银 行 | 生 活 | 论 坛 |
  网信首页 > 金融 > 要闻速递
专业机构出击一级市场 理财产品蜂拥加盟打新族
www.wx216.com 2006-06-26   来源:人民网   作者: 焦菁
收藏此页】 【 】 【打印

   本周一,全流通下的首只新股中工国际上市,首日最高暴涨5倍多。如此好的新股套利效应,吸引着大批机构和众多散户资金,据记者了解,目前基金、信托、银行人民币理财、券商集合理财等专业机构推出的理财产品也纷纷瞄准这块利润,要加入"打新"族(申购新股的投资者)。

  基金、信托瞄准打新股

  本周五,中信基金将发行旗下第四只基金产品--中信稳定双利基金,该基金是专为"打新股"而设计的,可以通过网上、网下多渠道参与新股申购。机构大规模资金运作将大大提高申购的成功率,在打新股获得超额收益后,此基金将主要投资于固定收益产品。

  据记者了解,首个明确以打新股为名的信托计划,国联信托发行的"国联汇富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在上周五已进入募集期,该信托计划指出:"资金由国联信托集合运用,主要在股市一级市场上申购新股,通过二级市场上卖出实现收益。"

  另外,受托人国联信托还承诺将严格按照信托合同的规定,信托资金只用于一级市场的申购新股,并承诺信托计划年收益率如果低于4.5%,受托人不提取信托报酬。不过,相比基金申购的门槛,该信托计划的准入门槛较高,单笔加入资金金额最低为人民币5万元。

  申购新股列入银行理财计划

  于今日启动的"中信银行人民币理财双季计划"将成为我国首只以参与新股申购为获利方式的银行人民币理财计划。

  据中信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计划主要通过积极参与新股申购,利用股票一、二级市场间的价差创造出套利空间,为投资者谋求低风险的套利机会。因为是专业化的团队操作,而且是多渠道参与新股申购,因此可大大提高中签率。

  据悉,该计划为半年期理财产品,投资期限约为6个月,预期年化收益率在3%-6%。也就是说,其实际收益率是活期存款税后收益的5-10倍,一年定期存款税后收益的1.8-3.6倍。因为募集期购买不收取手续费,投资收益也免税,因此投资者所得的实际收益仍有提升空间。另外,该理财计划加入起点为10000元,对个人投资者而言也较适中。

  券商看好"团购"新股

  所谓"团购"新股,即指新股合作申购,在操作上,多由券商设置虚拟账户,在此账户下集中散户资金参加新股发行网上申购,以提高中签率,并在新股挂牌上市从二级市场获利后,按散户资金比例分发收益,并收取一定费用。

  这种方法看似很好,但其实质仍是挪用客户资金。对此,证监会发出《关于加强资金申购和承销业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严禁使用客户或他人的账户进行申购,严禁挪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进行新股申购。

  华泰证券集合理财产品"紫金1号"推出打新股战略,这项创新业务等于"团购"打新股,而且是根红苗正的正规军。华泰"紫金1号"投资主办郭昕伟告诉记者,他们正在认真评估中行A股上市的投资价值。"如果最终的评估报告认为有投资价值,我们将在网上和网下申购中全力以赴。" 
 

关闭本页
  【 相关链接 】
  全部评论
  昵称:
  热门评论Top5 >> 更多
大学生犯罪 就业压力并非主要因素(评14条)
《桃花朵朵开》--阿牛(评11条)
刘耕宏最新专辑《彩虹天堂》(评10条)
杨再春(评7条)
鲁迅真的过分刻薄么?(评7条)
全国牙防组织认证资格遭质疑(评6条)
网 信 搜 索
查询条件:
查询内容:
点击看大图
网信教育助您成功
点击看大图
关爱贫困学生
热点综合新闻
·民生“财富”理财Ⅷ
·民生银行“银基通”
·农行“金钥匙”理财
·民生“钱生钱”理财
·招商银行外汇通
·浦发东方借记卡
·招商银行外汇通
·工行“理财金账户”
·招商银行一卡通
·上银发行“金鑫”美元理财
焦点图片新闻
 
梁伯韬进驻盈科
 
传刘晓光已获自由
 
史美伦加盟交行
   招商广告
北京圆明园学院本科热招
海文学校帮助你考研成功
教育无忧--人才教育门户
金世纪金典课程成就世纪
沪新亚药业邗江有限公司
最权威发育培训中心凯育
迅捷舞蹈!旋转精彩人生
新科海成就高薪IT者梦
人大网络教育学院招生中
浙江长生堂药业有限公司
欧美明星们迷恋靓肤法宝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信介绍  -   网信招聘  -  保护隐私  -  友情链接  -  产品答疑  -  客户投诉
文网文[2006]029号      京ICP证050326  
Copyright © 2004 网信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60014号 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050326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50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