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校中校 三方进财宝:以民校名义 用公校资源 掏家长腰包?D?D
来信:我县教育局把县二中初中部移到与该校一墙之隔的县卫校院内,改名为蓝山辅仁中学,对外称股份制民办学校,并以此名义向每个学生收取5000多元费用。可是,学校教职员工仍是二中的人,工资仍由县财政发放。辅仁中学“公不公、民不民”的办学形式,在县内各方意见纷纷。
湖南蓝山县 一位老教育工作者
5月下旬,记者来到蓝山县,采访了县有关领导、相关学校师生和学生家长,并到辅仁中学进行了实地调查,许多学生家长对辅仁中学收取“办学成本费”很不满,一些教育工作者认为辅仁中学“公不公、民不民”的办学形式不利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
名字一改三方发财
蓝山二中原是永州市重点完全中学。2000年下学期,以申创湖南省示范高中为名,将原初中部分离改名辅仁中学,拆除与之一墙之隔已停办的蓝山卫校围墙,把辅仁中学搬入其中,成了行政上隶属二中管理的校中校。辅仁中学名义上是民办性质,可是不仅教师仍由县财政发工资,而且与二中共用操场、食堂、图书馆等教育资源。
辅仁中学成立时,筹办者发动二中教师每人入一股1万元,退休教师每人入半股5000元,共集资185万元,占辅仁中学股份的51%,二中利用公共教育资源入股占股份的49%。
据辅仁中学校长李国庆介绍,学校现有在校生1800多人,每年收入300多万元,学校除了每学期向每位学生收学杂费600元外,还收750元“办学成本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有奖励:考试成绩排在1至30名的收“办学成本费”350元,排在31至60名的收450元。
记者注意到,辅仁中学办的收费许可证是《行政事业性收费许可证(永价费253号)》,允许该校高中每年最高收费8000元,初中每年最高收费5000元。而县里其他两所民办学校的收费许可证是《中小学收费许可证》,允许每年最高收费2000多元。
县教育局提供的材料表明,蓝山二中初中部改名辅仁中学以来,收取的“办学成本费”等费用主要流向三个方面:支付集资人分红154万元,交付蓝山二中159万元,上交县财政222万元。
学生家长无奈交钱
蓝山县有关领导介绍说,辅仁中学是根据《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筹办的,当时考虑二中到辅仁去的教师都是公办教师,如果财政不给发工资了,没有安全感,都不愿意去了,同时也为了便于管理。财政给教师拨发的工资已经采用政府调控的形式(收取国有资产占用费),按照学校收费总额的一定比例,全额返回县财政。
记者采访了10多位辅仁中学学生家长,他们说不管钱到哪去了,都是从家长腰包里掏出来的。一位姓陈的学生家长向记者出示了一沓辅仁中学的收费凭证,他说:“孩子上辅仁中学多交了四五千块钱,说是社会力量办学,不如说用政府的力量收钱。《社会力量办学条例》规定,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社会力量办学为名向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摊派教育费用。辅仁中学用着公办老师,占用着公家的校舍,凭什么还向我们收‘办学成本费’?”
既然收费高,为什么家长还让孩子上辅仁中学呢?据蓝山另一中学的领导介绍,辅仁中学跟教育局的关系不一般,教育局一些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家属都在这个学校工作。县教育局普教股曾为辅仁中学招生发通知,并称由辅仁中学毕业可直接升入省重点中学蓝山二中。“公不公、民不民”的辅仁中学,确实让学生家长和其他学校的老师觉得蹊跷,他说:“领导是不是在里面入了股、拿了好处,没有证据不能乱说,但使用公共教育资源、以民办的名义收钱,就是变相乱收费,无论钱流到了哪里,掏的都是学生家长腰包,都是利用国有资产为某一利益团体牟利。”
家长们说,辅仁中学每学期比其它公办学校多收800多元,比真正的民办学校多收近千元。教育局的“教改”盯着的就是家长的钱,为了孩子将来能上省重点蓝山二中,我们只能认了。
辅仁中学终归何处
蓝山其他民办学校和一些公办学校领导对县教育局扶持“公不公、民不民”的辅仁中学也提出批评。
某民办中学校长说,辅仁中学与蓝山县其他民办中学的地位有天壤之别,比如:按有关规定,教师可以在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之间流动,可这在蓝山县只有辅仁中学能做到;我们的生源靠低收费标准和高质量办学求得,但辅仁中学可以用行政手段把全县最好的小学毕业生招过来,并许诺由辅仁毕业可直接升入省重点蓝山二中。这对学校、老师、家长、学生都不公平。
一位公办学校领导对记者说,法律规定,公办学校有优势的教育资源,可以扩大招生,可以支持教育资源较弱的其他公办学校,也可以办分校,但决不允许改变性质;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不得转为民办学校。可“公不公、民不民”的辅仁中学已经在蓝山县办了五六年,其教师“享受公办待遇、拿着民办奖金”,对其他学校教师队伍冲击很大,教师们都觉得不公平。
据了解,蓝山县有关部门已经决定,对“辅仁中学实行完全独立民办化办学”,“蓝山县一中实行整体搬迁后,其房产由辅仁中学整体购买。辅仁中学自2007年8月搬入一中现址。”
可是记者从蓝山县一中了解到的情况是:教育局决定把一中整体搬迁后,校舍全部租赁给辅仁中学,租金是750万元。但租多少年、这片校舍今后怎么处理,校方均不知道。据知情人说,这是有关部门在帮辅仁中学绕道走:让蓝山县一中搬走,再以很低的价格把校舍卖给辅仁中学,这样辅仁就能以很低的成本实现“公转民”了。蓝山一中的教职员工很担忧:这么大一个学校搬迁不是一件小事,需要搬迁费至少也得2000多万元,辅仁只给750万,那么大的资金缺口怎么办?
无论学生家长,还是民办学校、公办学校的领导,在采访中均谈到:辅仁中学教学质量还是很高的,学校管理工作者和教师队伍的水平在蓝山也是一流的,完全“民办”后,生存没有任何问题;希望有关部门别再为了自身利益打法律的“擦边球”,别在公办与民办之间玩“猫儿腻”;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促进教育事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