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32岁的任平从部队复员,回到了家乡浙江景宁县,当时他惟一的财富是一套用了多年、价值仅几百元的无线电工具。谁能想到他会由此起步,10多年间拥有亿万身家,他的惠明能源投资公司也成了浙江民营资本投资水电站的“领头羊”。
在“岩石”上种“粮食”
景宁位于浙南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是个只有17万人口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许多地方看不到电视。任平决定从这入手:生产卫星地面接收设施,让周围的人看上电视。
很多人心存疑惑: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是高科技的产品,任平一无资金,二无设备,怎么生产呢?
任平成立了一个只有三个人的公司。公司的全部财产,是一个工作台和那套从部队带回的工具,总投入不到5000元。由于设备奇缺,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不少部件只能靠土办法来做。卫星天线需要一个“锅底”,没有模具,任平就用水泥做了一个抛物面模具,然后把铝板放在抛物面上,用榔头一点一点地敲打出来。
开始,他的资金只够买一套元器件,生产出第一套成品后,效果相当好,能够清晰地收到中央台、山东台、云贵台等8套节目。当地老百姓收看电视的愿望非常强烈,许多村庄还掀起了集资购买卫星天线的热潮。第一套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成功卖出,任平又用赚到的钱买了两套元器件,做成两套卫星天线后,又换回四套元器件的钱。就这样,任平的生意像滚雪球一样发展起来。
绝处求生
就在他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1995年底,国家出台了禁止私自安装卫星接收器的规定,并开始整顿卫星地面接收市场。
尽管任平的公司是卫星接收系统的定点生产企业,但他认为:国家的禁令一出,终端市场一旦失去,行业基本死亡。所有的资金已投入到设备和元器件上,如果找不到出路,任平将一无所有。
适逢香港回归,香港公司纷纷在建筑物上悬挂国旗、在办公桌上摆放国旗,任平联想到可以把仓库里的铜做成摆放国旗的底座。任平找到国旗生产企业合作,为其生产铜底座,并由任平负责包销。
进军水电业
之后,任平又开始寻找新的投资方向。凭借景宁丰富水资源的地理优势,任平发起投资建设水电站。资金是大问题,当时,银行不给民营企业贷款,任平靠着三寸不烂之舌,在浙江民间游说才筹足了资金。
水电站开工了,年发电收入近5000万元人民币,任平成了浙江民营资本投资水电站的“领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