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网贵阳10月7日电(记者秦亚洲、张周来)31岁的张峰把钓到的鱼拿给鱼塘附近的餐馆加工,为全家人的郊外午餐增添了一道菜。他打算吃完午饭就驾驶着停在不远处的“宝来”牌小汽车,回到40公里外的贵阳,晚上为朋友庆祝生日。
中国日益升温的“汽车热”,给离城市不远的乡村农民带来商机。他们经营 的以吃农家饭、住农家房,感受农村生活为内容的乡村旅游,在周末和节假日迎来了大批像张峰这样开着自家车的城市游客。
2004年,中国轿车产量已经达到230多万辆。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便捷的交通工具,拉近了城市和农村的距离。久居都市的人们开始到附近的农村享受闲暇时光。
“从我家开车50分钟就到了,十分方便。”在贵阳一家医药公司工作的张峰说,“我们家几乎每星期都要来这里一次。农家饭好吃又便宜。”位于中国西南贵阳市郊区的吉林村,每天都吸引了像张峰这样的客人。逢上周末和节假日,这里更是车水马龙。
刘金凤是“伍记贝壳”的女主人,以炒贝壳在附近小有名气。她家不远处,鳞次栉比地停放着各种品牌的小轿车。总投入3万元的餐馆,使弃农经商的刘金凤每年收入约5万元。“国庆节那天接待了近400人,多数是从城里开车来的客人。”
世代以种田为生的吉林村,如今有70多户人家办起了餐馆。既有秀丽风光,又有田园景色的吉林村,对长期生活在喧闹环境中的城里人颇有吸引力。
越来越多的居住在城市周边农村的农民看到了汽车普及所带来的滚滚商机。“农家乐”“农村休闲屋”等针对城市有私家车的群体提供服务的场所,在中国农村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刚刚在贵州结束的第二届国际乡村论坛上,有关专家认为,中国汽车普及率的不断升高,将为城市周边的农民创造就业机会,带来致富的新途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