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10日专电(记者王文韬)据《经济参考报》报道,2002年8月挂牌的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成立至今已有3年,这个由东风汽车公司、江苏悦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韩国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按25%:25%:50%的股份结构共同组建的中外合资轿车制造企业曾以“铁三角”的形象,初出茅庐就凭借“千里马”确立了其在中国汽车行业的“江湖”地位。
然而,就是这个开创了国内汽车“中中外”合资模式先河的企业,其合资合作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经历了三年的高速发展期之后,随着亏损4000万元等各类“负面”信息的传播,东风、悦达、起亚三方的矛盾也越来越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东风悦达起亚汽车公司三方股东矛盾重重、东风可能被迫退出的传闻闹得沸沸扬扬。有的说起亚和东风几成水火之势,已经严重影响企业发展;有的说悦达何罪,却在中间饱受折磨;还有的说东风悦达起亚公司最近发展不甚理想,三方股东的架构是中心原因,应该早日解决等等。但时值今日,在可以搜集到的讯息中,除了悦达集团有关领导公开宣称希望东风为了盐城(东风悦达起亚汽车公司所在地)当地老百姓的利益退出东风悦达起亚之外,另外两方股东东风和韩国起亚均没有对此发表明确的看法。不过许多业内人士认为,从悦达集团有关领导把“韩方有撤资的可能”作为东风退出的一个原因来看,起亚应该是要求东风出局的始作俑者,而不是没有表明态度。
退,还是不退?这似乎是“看家”眼中东风面临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并不是只对东风有影响。目前各方的目光,多聚焦在江苏盐城市四大班子领导一起去东风“劝降”上,却没有思考:如果东风果真退出了,起亚和悦达就肯定能成为大赢家吗?盐城当地的老百姓又真的能够得到多少好处?其对中国汽车产业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事实上,这“铁三角”上演的分家戏并不是第一次了。就在东风、悦达、起亚三方签订合资协议刚刚一年多时,分家的说法就已四处流传。只不过,那次是起亚要和东风联手让悦达出局。2003年6月17日的韩国经济新闻援引现代起亚高层人士的话说,盐城工厂不仅地域狭小,而且现设备不足以满足10万辆以上生产规模。因此,最近一直与东风集团寻找着另一个工厂的候选地。并称现阶段暂时敲定的地点是上海邻近区域。
那次闹“分手”,起亚使劲吹风,东风称不知此事,悦达则保持沉默。至于为何最终没有分成,原因无非有二:一是悦达拼死抗争,二是东风拒绝分手,而起亚回心转意的可能性只能说是微乎其微。但如果东风和起亚若真的情投意合,以悦达之弱小,就是抗争到底恐怕也没有实际意义。所以说最大的可能就是东风拒绝了起亚的想法。其后,该公司内部摩擦主要发生在起亚人员和东风人员方面,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东风和起亚并不是情投意合。
而现在这次“分手”戏的开幕,起亚则躲在了幕后,悦达扮演起急先锋的角色。这本不难理解,因为盐城经济还比较落后,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是当地的支柱企业,一旦撤离盐城或者经营陷入困局,盐城各方面都受影响。所以当韩方以“撤资”来要挟时,悦达很难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