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网信首页 > 汽车 > 车市速递 |
中美车市同陷低谷 |
www.wx216.com 2005-10-31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作者: |
|
|
|
【收藏此页】 【大 中 小】 【打印】 |
|
“通用汽车2008年前裁员2.5万人”、“菲亚特2006年前将裁员1.23万人”……翻开最近的报刊,裁员似乎已成了全球汽车业的“家常便饭”。业内人士指出,这是中国车市低迷和北美车市持续疲软引发的一场“行业风暴”。业内人士不看好市场前景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雷诺和日产汽车联席首席执行官卡洛斯?戈恩日前在东京车展上对媒体表示,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两大汽车市场,美中两国的市场状况可能在近期内同时恶化。就在他发表这番言论的前一天,大众汽车表示,将2008年其中国产量目标削减近一半,并冻结在新产能方面投资。业内人士纷纷对中美车市前景表示悲观,让人颇感意外。 对于中国车市,戈恩先生表示,在以往销售旺期,外国汽车公司能从高价车中轻松获利。而现在,中国的这种“辉煌时代”已经结束,“将不会重来”。而能源价格高企、飓风效应和颇具破坏力的价格战,都标志着美国的汽车销售牛市开始终结。销售疲软给美国制造商带来灾难性影响 有美国媒体指出,作为全球两大汽车市场,美国和中国双双步入低谷,将会使全球汽车业更加低迷,也可能给受财务问题困扰的美国制造商带来灾难性影响。根据其公布的数据,美国10月初销售额低于预期。美国专业调查公司J.D.Power称,10月份前9天,美国私家车销售较上年同期下降33%,这种颓势还将在本月剩余时间内持续。在今年前9个月的北美业务中,通用汽车亏损了41亿美元,福特公司日子也不好过,公司营收比去年同期下降12.7%。产能过剩困扰中国 近两年来,大众在中国市场逐渐失去了“领先者”的地位,其市场占有率从2001年最高时的约50%下滑到17%左右,赢利也持续降低,甚至出现了零利润。大众公司中国项目负责人乔齐?艾非乐博士告诉记者,这几天,大众一项全新的中国市场发展策略刚刚对外公布。根据该计划,大众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将在今后两年内减少投资22%,投资从原计划的27亿欧元缩减到21亿欧元。在2008年以前,公司会将年产量保持在90万辆,远远低于两年前制定的160万辆的目标。显然,大众对自己在中国市场的前景并不乐观。 对于大众公司在中国面临的困境,乔齐?艾非乐博士指出,除了过分依赖桑塔纳车型、缺乏创新对策、两家合资企业缺少一体化分销网络外,库存过多是重要原因。去年年底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的库存已达到15万辆,占用了大量资金,公司此番调整,为的就是争取今年年底将库存降至10万辆。 德国业内人士还分析了中国车市困境的根源。在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并降低关税后,国际汽车巨头蜂拥而至。前两年,中国车市出现“井喷”,许多产品供不应求,加价销售。“拼的是产能”成了当时汽车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的新行话。于是,一场产能的大规模扩张拉开了序幕。 但产能的急速扩张,造成了大量过剩。德国汽车行业协会估计,今年年底之前,中国市场的产能将达到400万辆,而销售量约为300万辆。在2008年之前,预计销售量将升至400万辆,而该行业产能将达到800万辆。同时,外国品牌还面临中国自主品牌的激烈竞争。今年前5个月,奇瑞等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销量已占中国市场20%以上的份额。“外国车的成绩会越来越糟糕”。 在政府限制消费信贷的宏观调控政策下,中国的汽车市场还会继续降温。对于制造商来说,利润将进一步下降。(记者 青木)
|
|
【 关闭本页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