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西安10月30日专电(记者 毛海峰、刘喜梅、谷欣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冯飞博士29日在西安举行的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预测,今后15年中国汽车工业将迅速发展,到2020年可望成为世界第一汽车消费大国或生产国。
他认为,目前中国人均GDP已达1000美元以上,这标志着中国汽车的大众消费进入了导入期,汽车工业将会以比GDP更快的增长速度增长。2004年中国汽车产量已达到507万辆,预计今年产量将在600万辆,2010年达到960万辆至1000万辆,2020年达到1400万辆至1500万辆。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汽车消费大国或生产国。汽车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将由2004年的1.6%增加到2010年的2%至2.3%。
冯飞博士说,我国早在1994年就提出把汽车产业定为国家的支柱产业。所谓支柱产业,一是指总量要上去,而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德国汽车工业增加值占GDP比例为8%,美国为3%,中国仅为1.6%,二是速度要超过GDP增长,这都说明我国汽车工业还有很大增长潜力。
冯飞分析说,目前我国汽车工业还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汽车工业生产散、乱、差,国内竞争力不足。这是由于我国汽车生产厂家都是按分车型市场组织生产的,生产的集中度很高。到2003年时,我国分车型市场中的重货、中货、轻货、微货、大客、中客、轻客、微客、高档公务车、一般公务车高档家用车、普通轿车、经济型轿车、农用车市场的前四家生产厂家占该分车型市场的份额分别高达82.5%、97.3%、55.8%、93.6%、61.4%、62%、56.8%、88.2%、100%、82.8%、74.9%、66.4%、55%。由于我国汽车市场的不开放,这些厂家生产的集中度又体现了市场的集中度。而没有竞争性的市场结构,必然导致我国汽车工业竞争力不足。
二是我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太低,与国外相比创新能力差距依然很大。
三是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这给严重依赖燃料的汽车工业带来严重影响。据估计,到2010年,我国石油产量将为1.8亿吨,进口量1.4亿吨,进口依存度为44%,到2020年,我国石油产量将为1.8吨至2亿吨,进口量2.5亿吨至2.7亿吨,进口依存度上升至56%至60%。
冯飞建议,由于国外经济型轿车不具备较大的比较优势,而且出于提高燃油效益的考虑,我国今后宜大力发展经济型轿车。(完)
国家发改委正制定鼓励小排量车政策北京支持
北京市有意给小排量汽车“松绑”。昨天,副市长张茅在北京城市管理广播《城市零距离》节目中与市民共话“节约型城市”时表示,国家主管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放开小排量汽车行驶限制政策。
他说,过去政府对小排量汽车的问题重视程度不够,现在,政府有关部门非常关心这个问题。“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制定放开小排量汽车行驶限制的政策,一些鼓励和支持小排量汽车生产和使用的政策,也正在统一研究中。下一步北京将根据国家政策,结合北京市的情况,来发展和支持小排量汽车的生产和使用。”
让自主品牌车引领中国出口迈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自海关的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中国轿车出口快速增长,达创纪录的9600辆,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83%,预计全年有望达到两万辆。出口车型主要是吉利、奇瑞、夏利和哈飞路宝等自主品牌。
这一数字与全球每年数千万辆汽车进出口相比,显得微不足道。但是,对于中国每年5000多亿美元的外贸出口来说,则具有很大的象征意义。机电产品出口虽占中国外贸出口的半壁江山,但单价较高的则寥寥无几。出口轿车每辆平均单价虽然不过数千美元,但却是中国出口商品中单价较高的少数几类商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