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9日专电(记者王腊梅)在此间召开的第六届中国亚洲清洁燃料国际研讨会上,亚洲清洁燃油协会执行董事胡智铭指出,清洁交通燃油的推广具有复杂性。
胡智铭称,在今后的十年中,亚洲的汽车总数要翻两番,对交通燃油的需求将持续增长。鉴于以往传统交通燃油带来的严重空气污染,如果要确保亚洲经济和环境的持续发展,就必须推广清洁交通燃油和可替代燃料。但清洁交通燃油的推广具有复杂性。首先需要平衡人们的经济能力;政策方面还需要有专人负责;而且利益相关方比较多,包括汽车制造商,立法者,石油公司,环保专家,研究机构,联合国和最终用户等;最后,各利益相关方关心的技术层面也很多,包括可替代燃料、燃油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排放规定、在用车辆和构造、维护和检查、交通管理等。推广清洁交通燃油要尽量做到环保和经济效益并重。首先需要关注成本效益,选择建造新设备或者升级已有设备时,考虑经济可行性;还要分析不易量化的效益,如健康和环境的恶化。
胡智铭指出,实施清洁交通燃油计划的过程也很复杂。首先,要设定主要污染物的控制目标;其次是计算改善燃油品质后,要取得这些目标需要减少的道路交通;并按期制定一套具有成本效益的实施措施和实施时间表;切记对不同燃油品种和组分进行长期安全性评估;还要考虑到与燃油品质计划相应的汽车技术、足够的维护和检查都是这一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后要争取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支持;确保政府机关及其相关机构达成一致目标;最后是推出包括政府政策、措施以及所有可能的财政刺激手段等来加速这一进程。
推广清洁交通燃料的目标是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减少二氧化碳。据介绍,全球清洁交通燃油计划经历了如下演变过程:第一阶段,排铅;第二阶段,进行挥发物控制、氧处理;第三阶段,最初苯、硫的减少;第四阶段,烯烃、芳烃含量限制;第五阶段,进一步的排放控制,对硫含量限制和其他组分的控制;第六阶段,引进可再生燃料(生物燃油)。目前亚太地区正处在第四阶段和第五阶段之间,即从限制烯烃、芳烃含量向硫含量限制和其他组分的控制阶段过渡;而北美地区处在第六阶段即引进可再生燃料的初级阶段,西欧已经达到引进可再生燃料的中间阶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