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教育 | 校园 | 济困 | 艺术 | 文化 | 法制 | 体育 | 奥运 | 星座 | 招聘 | 动漫 | 游戏 | IT | 手机
大师云集北京圆明园学院 国学大师季羡林亲临课堂
06级中欧EMBA北京班招生 人大商务外交研究生进修
99个精品项目月赚80万! 人大技术经济与管理硕士
  车市速递 车型图库 汽车报价 二手车 汽车图片 汽车文化 专卖店 租赁信息 交通法则 实用手册 汽车美容 汽车论坛  
  网信首页 > 汽车 > 车市速递
上海通用终结大众20年销售冠军
www.wx216.com 2006-01-11   来源:新华网   作者:
收藏此页】 【 】 【打印

    新华网 天津1月10日专电(门莉娜)根据中国乘用车联席会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上海通用最终以32.54万辆的总销量力拔头筹,首度登上年度销量冠军宝座,结束了上海大众保持近20年的国内轿车销售冠军的宝座。

    2005年,上海通用已连续9个月稳坐月度冠军宝座。与2004年相比,上海通用2005年的销售增长了29%左右。业界认为,主要原因还在于上海通用的多品牌全系列产品战略。2005年上海通用引入全新的雪佛兰品牌,推出雪佛兰赛欧、景程等系列产品,并因此形成了别克主打中高端市场,雪佛兰主打中低端市场,双品牌全系列的产品格局,产品系列之广是国内其他汽车厂家所无法企及的。

    尽管南北大众的销量保持稳定,但是市场份额继续下滑。上海大众与一汽大众则从一直保持的冠亚军宝座上跌落,分别以29万辆和27万多辆的年销量获得亚军和季军。南北大众的销量比去年下滑10%以上,两家合资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也跌到20%以下,创下了大众汽车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的最低纪录。据悉,由于近两年来一直没有强势产品引入中国市场,加上南北大众产品本身的冲突,大众在中国的这两个合资企业近两年来销量只跌不涨。

    在2005年,一些新生代厂家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北京现代去年12月份的销量达到2.27万辆,其中伊兰特销量高达1.6万辆,仅次于上海通用凯越的1.7万辆。全年北京现代实现销量23.3万辆,击败去年的第四名广州本田,以同比增加60%的成绩跃居全国乘用车厂家中的第一阵营。

    广州本田完成了23万辆的年度计划,其中雅阁系列连续20个月夺得中高级车冠军,但是飞度的销量则在下滑。2005年12月份广州本田实现销量2.03万辆,全年销量达到23万辆。排名从前年的第四位退居第五位。

    丰田和日产也保持稳定的增幅。据悉,2005年12月东风日产的销量达到1.8万辆左右,全年销量达到15.3万辆,超过前年170%以上。丰田的销量也在1.5万辆以上,全年一汽丰田销量达到13万辆以上,同比增长60%。

    在自主品牌中,奇瑞汽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上月销量达到2万辆,实现自主品牌历史性的突破。全年销量超过18万辆,在乘用车厂家中,奇瑞位居第六位,在第二阵营中位居前列。

    从80%的市场份额到不到20%的占有率,大众汽车从巅峰滑落。有专家早在三年之前曾经预测,大众汽车会在2008年左右失去中国市场的领先地位,没想到这个时间提前了三年。

    虽然几经改款,但捷达、桑塔纳仍然没有太多的变化,而且这两款“高龄”车型仍然高居大众汽车在华的销量榜首,这对大众汽车而言似乎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大众去年推出的途安、开迪并没有取得让人满意的成绩。大众仍然在用老车型和其他厂家的全新车型抢市场,结局可想而知。

    日产汽车在华的销量实现170%以上的惊人增幅,丰田汽车更是连连痛下杀手,锐志低价上市,凯美瑞有望提前进入中国市场。北京现代连续三年50%以上的增幅已经证明现代汽车的勃勃雄心。还有自主品牌奇瑞的A520即将上市。不管怎样,南北大众虽然失去了前两位的宝座,但却意味着中国汽车市场即将进入新的时代。(完)

 

 

(责任编辑:陈建军)

关闭本页
  【 相关链接 】
  全部评论
  昵称:
  热门评论Top5 >> 更多
操作失败,页面未生成!
网 信 搜 索
查询条件:
查询内容:
点击看大图
网信教育助您成功
点击看大图
关爱贫困学生
车市速递
·技术改进夏利A+上市 价
·北京车展延期 三大车展重
·05年长城汽车出口总额超
·深圳新车登记将实行欧Ⅲ排
·北京打击黑车出重拳
·Jeep2700在京上市
·日产05款奇骏将于近期引
· 天津一汽丰田锐志下
·车身可360度旋转的"蛋
·奔驰新S级明上市
香车美女
 
 
   招商广告
北京圆明园学院本科热招
海文学校帮助你考研成功
教育无忧--人才教育门户
金世纪金典课程成就世纪
沪新亚药业邗江有限公司
最权威发育培训中心凯育
迅捷舞蹈!旋转精彩人生
新科海成就高薪IT者梦
人大网络教育学院招生中
浙江长生堂药业有限公司
欧美明星们迷恋靓肤法宝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公司介绍  -   网信招聘  -  保护隐私  -  友情链接  -  产品答疑  -  客户投诉
文网文[2006]029号      京ICP证050326  
Copyright © 2004 网信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60014号 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050326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50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