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教育 | 校园 | 济困 | 艺术 | 文化 | 法制 | 体育 | 奥运 | 星座 | 招聘 | 动漫 | 游戏 | IT | 手机
大师云集北京圆明园学院 国学大师季羡林亲临课堂
06级中欧EMBA北京班招生 人大商务外交研究生进修
99个精品项目月赚80万! 人大技术经济与管理硕士
  车市速递 车型图库 汽车报价 二手车 汽车图片 汽车文化 专卖店 租赁信息 交通法则 实用手册 汽车美容 汽车论坛  
  网信首页 > 汽车 > 实用手册
2006汽车流行元素
www.wx216.com 2006-02-1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
收藏此页】 【 】 【打印

  编辑同志:

  我是一位时尚行业的设计师,近年来,我注意到时尚元素正越来越体现在汽车的设计上,时尚、流行也逐渐成为消费者购买汽车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前些天看到家用汽车杂志正在进行汽车流行元素的调查,能否介绍一下调查的结果?

  北京 刘钊

  刘钊同志:

  你观察得非常细致。中国轿车消费的差异化、个性化需求凸显。一款在市场上取得成功的轿车,不仅要有先进的技术、优异的经济性、较高的性价比,时尚的外形、亮丽的颜色、舒适的内饰同样必不可少,而这一切共同构成了汽车的流行元素。

  日前,家用汽车杂志社发布了2006年中国汽车10大流行元素,它们分别是:

  1.车型?D?D?D两厢车将成主流。三厢车的概念在人们的意识里已经逐渐被淡化,两厢车轻巧、时尚、实用的特性被越来越多的城市人群接受。

  2.颜色?D?D?D小车颜色更鲜艳。鲜艳、个性的小型车就像城市中穿梭的精灵,活跃、时尚;商务用车仍以深色调为主,但香槟等颜色的流行使中高档商务用车在稳重的同时又不失时尚感和高级感。

  3.外观?D?D?D前卫造型受欢迎。前脸“大嘴巴”、大LOGO等前卫设计元素已经出现在一些新车上,类似于这种风格的车身设计理念更加突出了车身造型的时尚感。

  4.内饰?D?D?D内饰流行浅色调。汽车的功能已经不仅仅只是代步工具。它是主人移动的房子。所以,温暖、温馨的浅色调车内装饰,将给主人带来更多家的感觉。

  5.排量?D?D?D1.6L受青睐。小排量、大排量在过去的一年里被炒得沸沸扬扬。不论是对小排量的“限”与“放”还是对大排量的“控”,总之政策的不稳定,对销量产生直接影响。黄金排量却一直是车市的实力派、常青树。

  6.变速系统?D?D?D自动挡车占五成。以中国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北京为例,数据显示,2005年以来,北京市场自动挡轿车的销量已从3年前的只占轿车总销量10%的比例上升到近50%。

  7.电子安全?D?D?D安全装备更普及。从注重安全的角度讲,没有贫贱之分。每一位车主都有享受平等安全的权利。中低档轿车会随着像ESP电子稳定程序等先进电子安全配置的增加,其含金量也会随之提高。

  8.电子辅助?D?D?DGPS成标配。电子导航、车载DVD等车载电子辅助功能是配置中的奢侈品,注重的是享受。这些奢侈的用来享受的功能主要在中高档车中流行。

  9.环保节能?D?D?D新能源还有高槛。政策和价格是困扰新能源、新动力轿车大规模流行的两大原因。环保、节能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大方向、大趋势,如何从造型、新技术的应用等各方面体现环保节能是未来汽车的共性流行趋势。

  10.改装?D?D?D改装车更夸张。改装仍会是少数发烧友的行为,而且目前国内的汽车改装主要锁定在外观和辅助功能上,对机械的改装还是少数。

  ?D?D编者

  《人民日报》 (2006年02月13日 第十六版)

 

 

(责任编辑:陈建军)

关闭本页
  【 相关链接 】
  全部评论
  昵称:
  热门评论Top5 >> 更多
操作失败,页面未生成!
网 信 搜 索
查询条件:
查询内容:
点击看大图
网信教育助您成功
点击看大图
关爱贫困学生
车市速递
·技术改进夏利A+上市 价
·北京车展延期 三大车展重
·05年长城汽车出口总额超
·深圳新车登记将实行欧Ⅲ排
·北京打击黑车出重拳
·Jeep2700在京上市
·日产05款奇骏将于近期引
· 天津一汽丰田锐志下
·车身可360度旋转的"蛋
·奔驰新S级明上市
香车美女
 
 
   招商广告
北京圆明园学院本科热招
海文学校帮助你考研成功
教育无忧--人才教育门户
金世纪金典课程成就世纪
沪新亚药业邗江有限公司
最权威发育培训中心凯育
迅捷舞蹈!旋转精彩人生
新科海成就高薪IT者梦
人大网络教育学院招生中
浙江长生堂药业有限公司
欧美明星们迷恋靓肤法宝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公司介绍  -   网信招聘  -  保护隐私  -  友情链接  -  产品答疑  -  客户投诉
文网文[2006]029号      京ICP证050326  
Copyright © 2004 网信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60014号 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050326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50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