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教育 | 校园 | 济困 | 艺术 | 文化 | 法制 | 体育 | 奥运 | 星座 | 招聘 | 动漫 | 游戏 | IT | 手机
大师云集北京圆明园学院 国学大师季羡林亲临课堂
06级中欧EMBA北京班招生 人大商务外交研究生进修
99个精品项目月赚80万! 人大技术经济与管理硕士
  车市速递 车型图库 汽车报价 二手车 汽车图片 汽车文化 专卖店 租赁信息 交通法则 实用手册 汽车美容 汽车论坛  
  网信首页 > 汽车 > 车市速递
我国汽车部件十年来首现利润下降
www.wx216.com 2006-02-15   来源:《中国汽车报》   作者:
收藏此页】 【 】 【打印

 
    新华社讯   200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零部件产业出现10年以来的首次利润下降。
    进入2006年,本土零部件企业的生存环境并未好转,不但要尽力克服自主开发能力、产业集中度较低、被整车合资企业的封闭利益体系所排斥等原有难题,还将面临三股新势力强势入侵所带来的严峻挑战。
    第一,有实力的国内原材料企业开始涉足零部件产业。国内一些主要原材料生产企业已开始自主生产汽车零部件,利用其材料成本优势与同行竞争、抢占市场。2005年6月,宝钢就宣布全面进军汽车零部件产业,以车轮、车体、动力传动系统和汽车底盘系统生产为核心,力争到2010年使宝钢汽车零部件进入国内同行业前三名。国内汽车零部件业正处于行业整合、洗牌的初期,市场集中度不高,技术等级和规模效应也不高,使得像宝钢这类原材料供应商有机会分得汽车零部件市场的一杯羹。但三大汽车集团自身汽车零部件生产占有较大市场优势,对国外零部件生产的外包力度也在逐步加大,这些无疑都增加了宝钢这类原材料企业涉足汽车零部件业的难度。此外,缺乏高端汽车零部件开发能力、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人才支持,也是宝钢等原材料企业无法轻易绕开的一个关口。可以预期,宝钢要在零部件产业上得到较大的发展,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积累产业人才和产业管理经验,这为现在的一些零部件企业仍留下了一定的喘息空间。但是,如果宝钢开始利用并购来加快其零部件业务的发展,那么仅存的那点喘息空间,恐怕也将所剩无几。
    第二,IT巨头们也开始大举进军汽车零部件产业。2005年,联想率先进入汽车零部件产业,随后微软、摩托罗拉等国际IT巨头也都表示要大举进军汽车零部件市场。事实上,汽车零部件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也的确赋予了这些IT巨头实现“汽车梦想”的基础。在当前的汽车工业中,电子系统可以占到一辆高级轿车总成本的70%、普通轿车总成本的30%。据预测,未来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主导权将落在汽车电子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技术与应用方面。而IT巨头收购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真正目标,是向整车设计宣战,发起统一汽车零部件标准的革命。假如标准化电子零部件在不同车型上通用,那么,现有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的传统供货关系将被打破,IT企业将掌控下一代汽车电子配件市场标准的话语权。而且,对IT企业来说,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多元化经营,而是主业的延伸,是依托主业、面向未来的同心多元化。
    第三,国外小企业将以联合协作方式分食国内零部件业利润。以前国外到中国开拓市场的零部件企业,基本上以大企业和主流企业为主。但目前,海外的二三流企业甚至更小的企业,都准备在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上咬一口。事实上,这些小企业都是来者不善,本土的大企业即使跟这些小企业竞争,也未必能占上风。因为它们与国外大零部件企业相比,虽然在品牌上稍逊一筹,但在技术、工艺等方面,与中国企业相比却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此外,与中国企业相比,虽然它们在成本上不占很大优势,但精、专、灵活是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比如,其中不少是以联合协作的方式生产,数家小企业以精密的分工与合作,组成一个“蜂窝状”的组织结构,从而有效地实现了效率最大化和成本最低化。随着海外小企业纷纷进军中国大陆市场,必将对本土零部件企业构成新一轮的挑战。

 

(责任编辑:陈建军)

关闭本页
  【 相关链接 】
  全部评论
  昵称:
  热门评论Top5 >> 更多
操作失败,页面未生成!
网 信 搜 索
查询条件:
查询内容:
点击看大图
网信教育助您成功
点击看大图
关爱贫困学生
车市速递
·技术改进夏利A+上市 价
·北京车展延期 三大车展重
·05年长城汽车出口总额超
·深圳新车登记将实行欧Ⅲ排
·北京打击黑车出重拳
·Jeep2700在京上市
·日产05款奇骏将于近期引
· 天津一汽丰田锐志下
·车身可360度旋转的"蛋
·奔驰新S级明上市
香车美女
 
 
   招商广告
北京圆明园学院本科热招
海文学校帮助你考研成功
教育无忧--人才教育门户
金世纪金典课程成就世纪
沪新亚药业邗江有限公司
最权威发育培训中心凯育
迅捷舞蹈!旋转精彩人生
新科海成就高薪IT者梦
人大网络教育学院招生中
浙江长生堂药业有限公司
欧美明星们迷恋靓肤法宝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公司介绍  -   网信招聘  -  保护隐私  -  友情链接  -  产品答疑  -  客户投诉
文网文[2006]029号      京ICP证050326  
Copyright © 2004 网信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60014号 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050326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50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