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教育 | 校园 | 济困 | 艺术 | 文化 | 法制 | 体育 | 奥运 | 星座 | 招聘 | 动漫 | 游戏 | IT | 手机
大师云集北京圆明园学院 国学大师季羡林亲临课堂
06级中欧EMBA北京班招生 人大商务外交研究生进修
99个精品项目月赚80万! 人大技术经济与管理硕士
  车市速递 车型图库 汽车报价 二手车 汽车图片 汽车文化 专卖店 租赁信息 交通法则 实用手册 汽车美容 汽车论坛  
  网信首页 > 汽车 > 车市速递
美欧日三国汽车业调整迭出新招
www.wx216.com 2006-02-21   来源:新华社   作者:
收藏此页】 【 】 【打印


  由于近年来原油价格暴涨、生产汽车的主要原材料价格持续攀升,世界各国汽车业竞争日趋白热化。为了应对全球汽车业可能出现的重新洗牌局面,美国、欧盟和日本的汽车业巨头纷纷调整战略,以期在竞争中赢得主动,进而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面对来自国内外的巨大挑战,美国汽车业已加大经营战略调整力度,力图尽早摆脱困境,重振雄风。首先,美国厂商把竞争扩展到世界范围,谋求在海外市场发展,同时扬长避短,收缩国内经营,以期做到“国内亏损国外补”。其次,面向未来开发新产品。通过自主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是美国汽车业的一大特点,也是当前世界汽车业的趋势,美国汽车厂商正力争在未来新品开发方面占据领先地位。再次,美国厂商努力争取政府支持,为公司改善经营创造有利条件。

  德国汽车工业在2005年取得了一定的进步。面对美国和日本汽车的强势挑战,德国汽车公司开始大幅调整,力求在竞争中保持发展。

  去年德国大部分汽车公司利润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实施了整顿计划。大众汽车公司的节约计划为公司利润增加贡献颇多。该公司已计划今年通过减员增效进一步提高竞争力。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今年初也宣布,将在今后3年内裁减6000名行政人员,预计这将使公司每年可节省约10亿欧元的开支。此外,德国各大汽车公司继续增加研发经费,在安全气囊、汽车电子产品领域保持高额投资。

  进一步稳固并开拓海外市场是德国汽车工业今后的发展重点。大众公司表示,争取今年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量增加10%。另外,去年德国汽车在东欧和俄罗斯市场的销售表现良好,未来这些地区有望继续为德国汽车销量增长作出贡献。

  法国的雷诺和标致雪铁龙两大汽车公司也分别推出“新政”,以提高竞争力。雷诺公司新总裁卡洛斯?戈恩今年2月发表了公司未来3年工作计划,开出了多个药方。首先,雷诺3年内大致要推出26款新车型。其次,戈恩提出了市场多元化目标,甚至表示以雷诺为代表的法国车将重新进入北美市场。此外,雷诺公司还计划扩大产量,3年后年产量将比现在至少多80万辆汽车。雷诺的目标是在2009年成为欧洲最赚钱的汽车公司。

  欧洲第二大汽车公司标致雪铁龙去年的总体业绩虽然不好,但旗下雪铁龙品牌表现尚可。雪铁龙公司总经理克洛德?萨蒂内最近表示,鉴于欧洲汽车市场不景气,公司将会加大在欧洲以外市场的车型投放力度,其中中国、东欧、阿根廷和巴西将是公司重点开拓的市场。

  去年,丰田、日产、本田等日本主要汽车厂商在世界汽车市场上的销售十分火爆。据日本汽车行业最近公布的数据,日本主要汽车厂商去年的汽车全球产销量均创历史最高纪录。业内人士甚至预测,丰田公司今年有可能取代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商。

  日本汽车厂商也正在努力扩大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丰田公司已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把它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份额提高到10%。日产汽车公司和三菱汽车公司也把今后的发展重点放在了中国等亚洲国家市场上。(完)
 

 

 

(责任编辑:陈建军)

关闭本页
  【 相关链接 】
  全部评论
  昵称:
  热门评论Top5 >> 更多
操作失败,页面未生成!
网 信 搜 索
查询条件:
查询内容:
点击看大图
网信教育助您成功
点击看大图
关爱贫困学生
车市速递
·技术改进夏利A+上市 价
·北京车展延期 三大车展重
·05年长城汽车出口总额超
·深圳新车登记将实行欧Ⅲ排
·北京打击黑车出重拳
·Jeep2700在京上市
·日产05款奇骏将于近期引
· 天津一汽丰田锐志下
·车身可360度旋转的"蛋
·奔驰新S级明上市
香车美女
 
 
   招商广告
北京圆明园学院本科热招
海文学校帮助你考研成功
教育无忧--人才教育门户
金世纪金典课程成就世纪
沪新亚药业邗江有限公司
最权威发育培训中心凯育
迅捷舞蹈!旋转精彩人生
新科海成就高薪IT者梦
人大网络教育学院招生中
浙江长生堂药业有限公司
欧美明星们迷恋靓肤法宝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公司介绍  -   网信招聘  -  保护隐私  -  友情链接  -  产品答疑  -  客户投诉
文网文[2006]029号      京ICP证050326  
Copyright © 2004 网信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60014号 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050326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50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