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教育 | 校园 | 济困 | 艺术 | 文化 | 法制 | 体育 | 奥运 | 星座 | 招聘 | 动漫 | 游戏 | IT | 手机
北京圆明园学院发展概况 2006年本科招生简章
北京圆明园学院收费标准 大师云集北京圆明园学院
圆明园学院招生咨询汇总 国学大师季羡林亲临课堂
IT首页 业界 互联网 通信 硬件 软件下载 专题 会展 IT评论 笔记本 IT企业视点 数码广场
  网信首页 > IT > 笔记本 > 行业资讯
联想弃用IBM品牌 6个月后IBM笔记本消失
www.wx216.com 2005-11-11   来源:搜狐   作者:
收藏此页】 【 】 【打印
    联想与IBM在经历短短的磨合期之后,突然之间就进入了终结阶段,速度之快,远出乎业界想象。伴随着原IBM个人电脑部门的中国区员工开始在联想大厦上班,联想决定在中国市场上弃用享誉全球的IBM品牌。

    “联想实际上从10月1日开始弃用IBM品牌。”联想品牌部笔记本高级宣传主管张莉在接受搜狐IT采访时说:“我们的整合首先是结构的整合,然后就是产品和人员的整合。”

    至于为何提前弃用花费巨大心血争取来的IBM品牌使用权,张莉说:“提早弃用IBM品牌完全是出于公司整合的需要”。

    3-6个月后IBM品牌将普遍消失?

    在联想弃用IBM品牌一个月后,11月7日,笔者深入笔记本卖场一线,对联想的Think笔记本进行了实地调查。

    作为Think笔记本的总代之一,翰林汇公司的一位销售主管告诉笔者:“我们现在新进的货都是没有IBM字样的Think笔记本”。

    “没有IBM字样的新款Think笔记本已经开始进货了。”中关村海龙大厦14层的一个IBM体验中心,一位何先生向笔者表示:“但现在卖场还主要是卖以前的库存。”

    何先生指出,其公司三个月进行一次产品大换血,大概3-6个月后基本上就没有IBM品牌的Think笔记本了。

    弃用IBM品牌表明联想已成熟

    对于联想为何提前弃用IBM品牌,计世咨询资深分析师郭畅表示,由于IBM后期很长时间把精力集中在软件等其他方面,对于笔记本来说,目前Think品牌的影响力远高于IBM品牌。此外,提前弃用IBM品牌还能避免引起由于持续使用IBM品牌对原IBM员工的影响。

    郭畅指出,此时弃用IBM品牌应该有联想自己的考虑,一方面,该流失的客户已经流失了,另一方面,认可Think品牌的客户今后也不会由于弃用IBM品牌而流失。这只能说明计划没有变化快,联想的适时调整说明联想成熟了。

    郭畅说,除了Think能带给联想高品牌价值以外,联想使用Think品牌也是其多品牌战略的一个尝试。一直一来,联想都是单一品牌运营,这对联想的产品形象产生一定的限制。采用Think品牌笔记本,联想可以很好弥补其在2万元左右高端笔记本产品上的缺失。

关闭本页
  【 相关链接 】
  全部评论
  昵称:
  热门评论Top5 >> 更多
江西检察机关自身反腐查处15件案件(评5条)
鲁迅真的过分刻薄么?(评4条)
《女王与我》:林语堂是最好的父亲(评4条)
世界美如斯,书梦不曾休(评4条)
北京群众自发参与奥林匹克标志保护宣传活动(图)(评4条)
保驾奥运会安全第一 北京市今年将新增两千名警力(评4条)
明星|美女|雪景|国画|更多>>
·圣诞节 ·天后PK ·圣诞节 ·圣诞节 ·天后PK
[张学友] 如果· 爱
[张学友] 如果· 爱
[张学友] 如果· 爱
[张学友] 如果· 爱
[张学友] 如果· 爱
更多>>
·圣诞节 ·天后PK ·圣诞节
无尽的爱 无尽的爱 无尽的爱
无尽的爱 无尽的爱 无尽的爱
无尽的爱 无尽的爱 无尽的爱
无尽的爱 无尽的爱 无尽的爱
无尽的爱 无尽的爱
网 信 搜 索
点击看大图
人民大会堂开学典礼
点击看大图
北京圆明园学院
数码广场
·微距能力超强的数码相机导
·超强功能MP3选购
·尼康D70s套机终于降价
·摄象机采用数码相机配置
·苹果推出兼具语音功能的"
·详解数码相机各大厂商保修
·详解数码相机各大厂商保修
·AVS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金正电子被提请破产
·3000元高品质DC导购
焦点新闻
   招商广告
· 圆明园学院本科招生简章
· 圆明园学院网上报名方式
· 北京圆明园学院收费标准
· “江西第一名酒”四特酒
· 仁和—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 对话知名教授陈俊亮院士
· 对话知名教授唐有祺院士
· 对话知名教授蒋有绪院士
· 与著名艺术家冯巩面对面
· 与著名艺术家金珠面对面
· 与著名艺术家刘伟面对面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公司介绍  -  网信招聘  -  保护隐私  -  友情链接  -  产品答疑  -  客户投诉
    京ICP证050326  
Copyright © 2004 网信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60014号 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050326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50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