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网信首页 > IT > IT评论 > IT视点 |
网络生活一“博”未平 一“播”又起 |
www.wx216.com 2005-11-17 来源:人民网 作者: |
|
|
|
【收藏此页】 【大 中 小】 【打印】 |
|
如果你没有字正腔圆、婉转动听的声音,就不能企及主持人、播音员的角色。这样的时代过去了。因为,你可以做“播客”。
一台电脑,一个麦克风,一套音频软件,这就是胖大海工作所需要的全部设备。胖大海今年二十九岁,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曾做过推销员,能说会道。
四个月前,胖大海在互联网上开通了自己的“播客”,并取了一个有趣的名字:有一说二。他在家里腾出一间六平米的屋子作为自己的录音间,在这里录制节目,然后上传到网上。他的节目其实就是一个独白“脱口秀”,但由于观点独到、语言犀利,在“播客天下”网站的排行榜上屡居第一,每期的点击率都在十万人以上。
两年前,一个叫木子美的年轻女子让“博客”深入人心。如今,更新潮的“播客”正在互联网上风生水起。“博客”是英文weblog的音译,即“网络日志”,也就是搬到网上让公众阅读的日记本。而“播客”则是“博客”的一种新的衍生形态,区别在于:“博客”上传文字,“播客”上传声音。
今年四月,一个名为“土豆”的网站正式亮相,据说是中国第一个播客网站,目前已有近十万名注册会员。事实上,即使在全球范围内,播客也是从去年十月才开始呈现星火燎原之势。现在,包括施瓦辛格在内的许多名人都迫不及待地为自己增添了“播客”的身份。
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平客”和八十年代的“飞猪”,因为播客成为搭档,他们创办的“反波”在圈内享有“中国目前最好的播客”的美誉。
今年五月一日,他们戏仿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形式,举行“反波开播文艺晚会”,一天之内创造了一万五千次的点击率。随后,令人捧腹的“听平客讲段子”和“超级脱口秀”,吸引了一大批忠实听众,从此确立“反波”的江湖地位。
平客说,随着社会的开放,人们表达的空间越来越大,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声音本身就是一种乐趣,而播客的出现,为大家提供了一个能平等发出声音的大广场。”
与传统的广播相比,播客更私人化,可以让个体声音得到最充分的释放。最近,国家广电总局针对主持人的语音、语调、用词不断下发通知,而播客们却可以不受此限,用并不标准的发音,在网络上肆意嘻笑怒骂。
博客的蓬勃发展印证了科幻作家威廉·吉普森在一九九六年的预言:“人人都能书写的网络表达,真正的生命力在于最大多数的草根,职业的网络书写者将在草根中萌芽。”而播客的兴起,则预示着一个“人人都能说话”的网络表达时代的来临。 |
|
【 关闭本页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