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教育 | 校园 | 济困 | 艺术 | 文化 | 法制 | 体育 | 奥运 | 星座 | 招聘 | 动漫 | 游戏 | IT | 手机
大师云集北京圆明园学院 国学大师季羡林亲临课堂
06级中欧EMBA北京班招生 人大商务外交研究生进修
99个精品项目月赚80万! 人大技术经济与管理硕士
| 金融首页 | 要 闻 | 理 财 | 股 票 | 外 汇 | 基 金 | 期 货 | 保 险 | 债 券 | 银 行 | 生 活 | 论 坛 |
  网信首页 > 金融 > 财经要闻
吴仪:中国将更加积极有效地吸收外资
www.wx216.com 2006-09-08   来源:新华网   作者:
收藏此页】 【 】 【打印

     新华网厦门9月7日电(记者张毅、杨廷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7日上午在厦门主持召开2006’跨国公司座谈会。吴仪指出,过去27年,中国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得益于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改革,也得益于利用外资。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要成功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仍需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更加积极有效地吸收外资。

    84家跨国公司和中国美国商会等单位负责人和代表140人应邀出席座谈会,西门子、IBM、马士基、索尼等20家跨国公司代表发了言。他们高度评价中国政府在改善投资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所做的巨大努力,同时提出了一些在中国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吴仪对跨国公司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表示感谢。她说,这是我第六次主持召开跨国公司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国务院有18个部门的负责人出席,说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对外开放和吸收外商投资,愿意与跨国公司代表坦诚交流,听取他们对改善中国投资环境、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投资并优化投资结构的想法。

    吴仪指出,尽管中国已连续15年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但从人均吸收外商投资、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占GDP的比重等指标来看,中国吸收外商投资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近几年国内资金和外汇储备比较充裕,但国际投资所承载的各种竞争力和效益,形成的有效资本和技术创新能力,造就的高素质人才,带来的市场和就业机会,仍将对中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及建设和谐社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吴仪说,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态势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实施为进一步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机遇。中国将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全方位地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中国经济的增长,必将为跨国公司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她对跨国公司提出五点希望:

    一是希望跨国公司立足长远,抓住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继续扩大在中国的投资,并在人才本地化、原材料配套和生产的本地化、产品研发本地化、投资决策本地化等方面做出新的成绩。二是希望跨国公司将更多的高端制造环节和研发环节转移到中国,在对华投资时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技术投入,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不断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并加强与中国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技术合作。三是希望跨国公司将中国作为其服务外包业务的主要承接地。四是希望跨国公司加大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投资。五是希望外商投资企业和跨国公司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参与扶贫济困、助学帮教、公益慈善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活动,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创造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和谐环境。

    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人现场回答了提问。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负责人也出席了座谈会。(完)
 

关闭本页
  【 相关链接 】
  全部评论
  昵称:
  热门评论Top5 >> 更多
大学生犯罪 就业压力并非主要因素(评14条)
《桃花朵朵开》--阿牛(评11条)
刘耕宏最新专辑《彩虹天堂》(评10条)
杨再春(评7条)
鲁迅真的过分刻薄么?(评7条)
全国牙防组织认证资格遭质疑(评6条)
网 信 搜 索
查询条件:
查询内容:
点击看大图
网信教育助您成功
点击看大图
关爱贫困学生
热点综合新闻
·资源紧张与国家经济安全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
·国防建设需要理论支持
·保护劳动才能缓和劳动力过
·民生“财富”理财Ⅷ
·民生银行“银基通”
·农行“金钥匙”理财
·民生“钱生钱”理财
·招商银行外汇通
·浦发东方借记卡
焦点图片新闻
 
分众传媒意气风发
 
宝洁盈利大涨
 
杨凯生:不冒险
   招商广告
北京圆明园学院本科热招
海文学校帮助你考研成功
教育无忧--人才教育门户
金世纪金典课程成就世纪
沪新亚药业邗江有限公司
最权威发育培训中心凯育
迅捷舞蹈!旋转精彩人生
新科海成就高薪IT者梦
人大网络教育学院招生中
浙江长生堂药业有限公司
欧美明星们迷恋靓肤法宝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信介绍  -   网信招聘  -  保护隐私  -  友情链接  -  产品答疑  -  客户投诉
文网文[2006]029号      京ICP证050326  
Copyright © 2004 网信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60014号 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050326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50326号